病人過世後,到她的夢裡道別...護理師在血液腫瘤病房,看見的奇蹟與脆弱

拚命相髓馬拉松

——林口長庚醫院資深骨髓移植協調師溫玉娟

「沒有試過、沒有給他機會,你怎麼知道,我們拚得過還是拚不過!拚過,就是我們的,拚不過,起碼也試過了。」20多年來,在骨髓移植的醫療關口,看到家屬目睹孩子接受治療所帶來的痛苦,開始反悔動搖時,溫玉娟總是正向鼓勵他們,盼望不要回頭想時,有所遺憾。

個子不高,一頭捲短髮,笑起來很甜美的溫玉娟,是林口長庚醫院的護理師,也是骨髓移植協調師。1996年,長庚第一例由慈濟配對成功的非親屬幹細胞移植病人,排斥非常嚴重;有一天,病人拉肚子,她才剛幫他清洗過,想不到一站起來又瀉在床上,當下病人哭了,她也跟著哭。最後,病人因排斥太嚴重而往生。

這時溫玉娟難過地問她的指導老師,「明知道那麼困難的路,為什麼要走?」「傻孩子,妳沒有去拚,怎麼知道拚得過,還是拚不過?」從此,溫玉娟把這句話做為鼓勵病人和家屬的一帖良藥。

陪著病人關關闖

後來,醫院需要一位移植協調師來協助醫師,她懷著一份使命感,在兒童血液腫瘤病房服務至今。「從醫師評估可以做移植,就要開始跟病患和家屬接觸,建立關係,一路陪伴。從移植前、中、後期到出院,我們讓家屬有諮詢的對象。」「從成人跳到兒科移植協調師,我們照顧的是全家人,不是單一個案。我一路都在學習。」

林口長庚醫院骨髓移植病房於1994年成立。當時28歲的溫玉娟在照顧第一例病人時,看到移植非常辛苦、副作用也非常大,還好這位病人很努力也很勇敢,最後踏出無菌室解除隔離時,抱著她哭,她也跟著一起哭。

溫玉娟也遇過病童要入院了,捐贈者突然反悔,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幸而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馬上啟動協助配對,並聯繫另一位捐贈者去做身體檢查,她一邊聯繫,一邊安慰孩子的家長。千驚萬險後,孩子順利接受移植,現在也很健康。「陪孩子走過一道道關卡,陪他們在同一條船上往前划」,是溫玉娟一路上的信念

積善之家湧出愛的能量

要擔任這種需長時間考驗耐心和毅力的工作,沒有家人的支持,很難獨自走下去。她因為得到婆婆與先生家人的支持,才能勇敢持續走這條「髓」緣之路。

熱情又富正義感的溫玉娟,生長在一個有責任感的大家庭裡,父親雖然不是長子,但非常顧家,對長輩手足友好,寧願自己吃虧也要多付出;婆家長輩德高望重,公婆也都樂於助人;她的指導老師也非常有愛心。在耳濡目染下,她也是個充滿愛心,很捨得為病人付出與服務的護理師。

她常從家裡帶來荷包蛋或早餐給病人,客家族群的病人想念客家味,她就煮來讓他們解饞。病房冷,她會幫病人訂購純棉衛生衣,在20多年前還沒有宅配的年代,請先生在臺北取貨,她上班時再帶到醫院;婆婆也會自掏腰包,幫住院的小朋友購買衛生衣,更關懷孩子恢復的狀況。家人對她的護理工作,非常認同與支持。

1
2
單頁閱讀
良醫讀書會

良醫讀書會

查看全部

合作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