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吃麵包、下午喝咖啡...你的精神好,其實是拿「自律神經」健康換的!做5件事讓你不吃藥就改善
經常失眠、胸悶、胃痛、眩暈、全身都不舒服,就是找不出病因,小心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惹禍!自律神經為中樞神經系統的一部分,控制著身體所有的內臟器官, 所以,該神經出了問題,會導致一連串不適症狀發生。遠離自律神經失調,不但要從生活作息、適度運動、紓解壓力等方面改善,專家提醒,同時要調整5大自律神經的飲食習慣,包括,減少過多的甜食如巧克力、鹽份、咖啡因等攝取,才能搞定自律神經,重新找回健康!
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失去平衡,自律神經失調來搗蛋
人體自律神經主要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2大類型,各自分布在全身內臟與血管四周。而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需相互制衡才能維持人體代謝機能的正常運作。一旦人體長時間處於壓力下,又無法適度排解調適,就會造成自律神經失去平衡,使心跳、血壓、脈搏、心腦血流出現異常,而出現頭痛、胃痛、眩暈、心悸、失眠等不適反應。
日本自律神經專科整體師原田賢,在其新書《70%的人都有自律神經失調?!》中表示,當鹽分攝取過多,腎臟功能特別容易變差,胃功能也會變差。腎臟的功能是過濾血液、調整血壓、分泌造血激素。所以,腎臟是與血液及體液關係密切的器官,如果腎臟孱弱,就會出現懼冷症、潮紅、水腫等自律神經症狀。建議,如果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症狀,應該重新檢視鹽分的攝取量。
【遠離自律神經失調5大飲食要訣】:
1. 鹽分攝取勿過量
外食族三餐經常在外解決,飲食通常鹽分較多。現代人生活忙碌,不可能完全戒斷外食。要落實減少鹽分的攝取,首先不妨從避開拉麵、烏龍麵等鹽分較高的麵類餐點開始吧!因為這些麵湯含有鹽分過多,很容易就攝取過量。一旦鹽分攝取過量,就會加重腎臟排出鹽分的工作量,對腎臟造成額外負擔。當腎臟功能變弱,血壓會升高,血液循環也會變差。血液循環一差,腎臟負擔就會加重。此外,過量鹽分會損傷胃壁,身體會更加虛弱。
內臟功能變差,會大幅打亂自律神經的活動功能。加上本來內臟功能就弱,惡性循環之下,只會帶來更嚴重的後果。
除了麵食,所有的外食餐點、泡麵、洋芋片等零食、冷凍食品或真空包裝食品,通常鹽分含量都過。請特別留意重口味的調味、可長期保存的加工品以及醬油、味噌、沙拉醬等調味料,千萬不要攝取過量。
2. 遠離巧克力或甜食
當你覺得肚子餓,或是很累時,是否會突然很想吃巧克力或甜食呢?但是,大家容易疏忽,巧克力其實含有大量咖啡因、糖分及油脂。常聽人說:「累的時候就會想吃點甜的」,可是,在你累的時候突然吃了甜食,血糖會快速上升。當血糖快速上升,身體就會分泌降低血糖的胰島素。胰島素產生作用之後,血糖就會下降,而我們人體就是靠這個程序在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