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菸不酒也罹患「食道癌」!台灣人「這2種飲食習慣」,提高罹癌風險

疾病百科疾病百科 撰文者: 呂宇真2020-09-11

國內外有許多名人曾罹患食道癌,其中令人最印象深刻的,當屬在2018年年底突然傳出逝世消息的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此消息如此令人震驚,主因為嚴凱泰逝世時才54歲,正值壯年卻不敵病魔,讓人不勝唏噓,同時也透露出食道癌年輕化的警訊。

在嚴凱泰逝世前一天,藝人安迪也因食道癌去世,接連2位名人不幸被此癌症帶走性命,讓大家更關注對食道癌的了解及預防。究竟食道癌的威力多大?我們又該如何預防?

食道癌患者年輕化 男性風險比女性高

食道癌成為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一,根據台灣癌症登記中心資料顯示,食道癌比例逐年提高且年輕化,已竄升10大癌症死亡率第9位,且是男性癌症的第6位。食道癌在過去十幾年的發生率明顯提升,從民國94年到104年,食道癌發生比率從每10萬人中12人,到每10萬人就有20人,上升幅度高達40~50%。據統計,男性得食道癌的風險是女性的3倍。

食道癌初期無警訊 喉嚨卡卡要注意

食道癌早期可以說幾乎沒有明顯的症狀,因為食道是有彈性的管腔,罹癌初期不影響食物通過,不會有什麼感覺。但當腫瘤阻塞住食道的6、7成,開始感到吞嚥困難時,診斷出來通常已屬3、4期,且有局部擴散或遠端轉移。

早期「食道癌」的唯一警訊,可藉由胃食道逆流引起的非典型症狀來判斷,如咳嗽、喉嚨卡卡、常常清痰等,都要特別注意,若常發生吞嚥困難、無法進食的症狀,則可能已經惡化到晚期食道癌的階段。

除了吞嚥困難、食不下嚥外,也會出現體重減輕的症狀,至少有50%的病患出現體重減輕;另外,疼痛也是常見的症狀,主要發生於上腹部及胸骨後,尤其吞嚥後更嚴重。如果腫瘤有出血,可能會吐血或解黑便,進而產生嚴重貧血。此外,食道癌很容易轉移,包括肺、肝及淋巴轉移,尤其是鎖骨上淋巴結及腹腔淋巴結,均很容易轉移,因此若出現症狀請儘速就醫。

不菸不酒也罹患食道癌 恐是這些飲食習慣惹禍

哪些人是食道癌的高風險族群?食道癌的3大主要危險因子是菸、酒、檳榔,加總占了國內患者約8成以上。曾有台灣研究發現,若同時有吸菸和喝酒習慣,罹患食道癌的機會是未曾吸菸和喝酒者的20倍;若同時有喝酒及嚼食檳榔習慣,罹患食道癌的機會為沒有此2種習慣者的31倍;若同時有菸、酒及嚼檳榔習慣,罹患食道癌的機率為沒有這3種習慣者的79倍!

因此想要預防食道癌,第一步絕對是要戒掉菸、酒、檳榔3大不良習慣。除此之外,臨床上也曾出現不菸不酒,卻罹患食道癌的病例,問題可能出在「飲食」上。台灣人容易導致食道癌的飲食習慣之一,就是「愛吃醃漬物」,包括吃稀飯常配的榨菜、酸菜、豆腐乳;豆類發酵的臭豆腐、味噌,以及外食中常見的泡菜、鹹魚、豆豉等,都是導致食道癌的危險因子。

另一個台灣人的危險飲食習慣,就是「愛喝滾燙熱茶、熱湯」,曾有調查指出,全台連鎖加盟餐飲品牌中,有4成是火鍋店,足見台灣人對吃火鍋之熱愛。火鍋的精華就是湯頭,不過一碗下肚雖然美味又溫暖,卻可能對食道上皮細胞造成傷害,同時提升罹患食道癌的風險。

【天天做3件事,有效預防食道癌】

想防範食道癌的威脅,除了上述提到的遠離菸酒檳榔、避免醃漬品、不要吃過熱的食物、茶、湯以外,生活中還要注意以下3件事,降低罹癌風險:

  • 多吃蔬果
  • 適度攝取維生素C
  • 多運動

想揪出食道癌 你該知道的2種檢查

懷疑有食道癌的病人須接受仔細的病史問診、身體檢查,若想診斷是否患有食道癌,最佳的工具為內視鏡和食道X光鋇劑攝影。

1.內視鏡

透過內視鏡檢查可直接觀察食道內黏膜的變化,以及是否有不正常的組織。針對偏向早期的食道癌,除了內視鏡以外,可再搭配染色的方法,使得病灶更為明顯,方便醫師更容易揪出食道病變。若在檢查過程中,觀察到異常之處,可以直接做切片檢查,以達到更準確的評估。

不過在普通的內視鏡下,要辨認出病灶,效果可能還是有限,目前醫學上有影像強化內視鏡可以選擇,可以有效提升準確率。另外如果患者害怕疼痛感,目前也有無痛內視鏡可以減少檢查時所產生的不適感。

2.食道X光鋇劑攝影

進行「食道X光鋇劑攝影」之前,患者需先喝下鋇劑與發泡劑,檢查時,醫護人員將會把肛管放入肛門,並且灌入鋇劑與空氣,接著醫護人員會對受檢部位做一系列的X光攝影,消化道內鋇劑、空氣與組織的對比,可以清楚地呈現食道、胃、腸道等部位的輪廓以及黏膜變化。

透過X光鋇劑攝影,可以幫助醫師觀察食道蠕動的情形與外在器官相對的關係,同時也可偵測腫瘤所導致的食道氣管間廔管,這是內視鏡比較難看出的。

X光鋇劑攝影的優點在於安全性非常高,除了會在檢查中稍感不適,且有少數患者會因為鋇劑排出不順而腹痛,整個過程中所感受到的不適感,比內視鏡還低。但相較於內視鏡能在檢查過程中直接進行切片,X光鋇劑攝影則無法做到這點,因此如果檢查中發現異常,就必須再次接受內視鏡切片。

責任編輯:呂宇真
核稿編輯:陳宛欣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查看全部

良醫編輯群

從頭到腳的疾病一次蒐羅,給你最完整的疾病知識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