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內視鏡分2種,預防腸癌該選哪種?消化內科醫師破解「篩檢5大迷思」
大腸內視鏡檢查方式主要分為全大腸鏡和乙狀結腸鏡。
大腸內視鏡檢查方式主要分為全大腸鏡和乙狀結腸鏡。
沒症狀就不用做篩檢?
預防腸癌只做乙狀結腸鏡可以嗎?
「張先生,你這次糞便篩檢,報告出來呈現陽性,建議再做大腸鏡,檢查進一步確認喔!」
「醫生,我現在人沒感覺怎樣,而且家裡也沒有人得過大腸癌,加上聽說做那個檢查很不舒服,應該不用啦!不然就再做一次糞便檢查?」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全世界的人群裡,完全健康的族群約佔兩成,實際患病的人約有一成,其他七十%的人則是處於疾病前緣,也就是所謂的「亞健康」。亞健康者儘管尚未出現臨床上常見的病症,但由於生理年齡的老化等因素,身體正默默地發生變化。
篩檢的目的,就是要在還沒出現明顯症狀的人群裡,及早揪出可以根治的早期癌或高風險前癌病變,並透過治療讓生理恢復到健康狀態。而這些癌變在初期時,幾乎90%以上都不會用症狀來告訴你的。
迷思破解1
痔瘡、血尿都會影響糞便潛血檢查準確度,
陰性也不代表萬事OK!
在台灣,我們發現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的個案(糞便中被檢查出有出血),每二十個人之中就有一個是大腸癌,每十二個人裡就有一個長了瘜肉。然而,不論是大腸內的瘜肉或是大腸癌早期病灶,專業的內視鏡醫師可以用大腸內視鏡方式處理,根治並非難事。
不過,糞便潛血檢查後,「陽性=大腸癌、陰性=安全過關」嗎?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喔!糞便潛血檢查的準確度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擾,比方患者本身有痔瘡、血尿或生理期等情形,都會讓檢驗結果呈現陽性,因此報告顯示陽性不一定代表有癌症。反過來說,檢查呈陰性也不能百分百保證沒罹癌。針對某些高風險族群,積極接受「全大腸內視鏡檢查」更有助於精準檢驗。
迷思破解2
大腸篩檢別只做一半!
全大腸鏡檢查才完整
目前常規的大腸內視鏡檢查方式主要分為「全」大腸鏡和乙狀結腸鏡。雖然兩者都是由肛門進入腸內,但檢查範圍不同。
1.全大腸鏡檢查:從肛門、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一路到盲腸,檢查範圍是全大腸約1公尺長。
2.乙狀結腸檢查:從肛門、直腸、乙狀結腸到降結腸,範圍只有左側的大腸,檢查長度僅約50~60公分。
早期因乙狀結腸鏡檢查事前準備只需灌腸,但全大腸鏡需要嚴格執行飲食控制並服用清腸劑徹底清腸,加上以前許多人誤以為全大腸鏡風險比乙狀結腸鏡來得高,因此過去常以乙狀結腸鏡做為第一線篩檢。但大腸癌其實好發於直腸、乙狀結腸和升結腸等位置,如果接受乙狀結腸鏡,等於檢查只做一半,效果當然不好!想要了解完整大腸的健康狀態,唯有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才能達到。
迷思破解3
不只腸癌,
便秘或長期腹瀉原因也能靠鏡檢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