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後肌肉疼痛,重症醫黃軒:快按「手上這處」!連西醫都認可的「穴道減痛法」

注射疫苗後,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 注射部位疼痛 」
醫護人員和一般民眾,要如何減少這樣的注射部位疼痛呢?5月份,早已經有國際期刊,PLOS one,為我們大家系統性回顧分析,共29份之前的研究報告,一共有13種肌肉注射技術,我閱讀記錄一下簡要幾項技術即可:
有效降低注射時的疼痛
共有10項的肌肉注射技術研究報告了,對注射部位加壓的技巧:
1.注射部位,指頭加壓注射:有效減少注射疼痛。
2.海弗節奏(Helfer Tapping)肌肉注射技術:最有效減少注射疼痛的方式。
無明顯降低肌肉疼痛的注射技術
這個研究也告訴我們,目前其他的肌肉技術,例如:
1. Z 軌道技術 , Z track technique
2. 冷針技術 ,cold needle technique
3. ShotBlocker塑料止痛片
「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對肌肉接種注射可以有效減少疼痛...
a. ShotBlocker塑料止痛片
使用塑料裝置對皮膚施加局部壓力(ShotBlocker)並沒有顯著減輕疼痛
b.Z軌跡的肌肉注射法
c. 冷針技術
注射後持續疼痛
如果即使肌肉注射後,仍然持續疼痛,怎麼辦呢?這時候中國人的千年醫術得用上了:穴道按壓(Acupressure)
如果注射疫苗,使用以上有效減低疼痛的方式後,仍然持續疼痛,可以考慮在注射的同一手臂虎口,做穴道按壓,研究發現可以有效減緩注射疫苗接種後的持續疼痛。
減少疫苗接種肌肉疼痛,三大方式:
1. 注射部位,指頭加壓(Manual Pressure)
2. 注射部位,海弗節拍(Helfer Tapping)
3. 穴道按壓(Acupressure)
本文獲黃軒醫師授權轉載,原文見此
責任編輯:呂宇真
核稿編輯:陳宛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