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的健康檢查有哪些?HPV、LDCT…補助金額、頻率、資格一次看
從2025年開始,衛福部擴大免費成人健康檢查的年齡範圍,從40歲下修到30歲以上(民國84年前出生者),只要符合資格,拿健保卡到特約醫療院所就可接受檢查(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免費的健康檢查1:成人健檢
免費的健康檢查2:癌症篩檢
多久做一次健檢最好?
哪邊可以接受免費健檢?
{DS}
講到健康檢查,你多久沒有做了呢?這幾年名人罹癌的消息頻傳,如余苑綺的大腸直腸癌、金庸的肝癌、朱俐靜的乳癌等,傷心的同時,也讓一般民眾理解生活、飲食作息的正常,以及「健康檢查」的重要性。
因此為了維護國民健康,早期發現慢性病、早期介入及治療,國民健康署提供30歲以上未滿40歲每5年1次、40歲以上未滿65歲民眾每3年1次的成人健康檢查,只要符合資格,拿健保卡到特約醫療院所就可接受檢查。但是,健檢項目百百種,到底該怎麼選?政府補助的免費健檢有哪些?
免費的健康檢查1:成人健檢
為維護國民健康,從2025年開始,衛福部擴大免費成人健康檢查的年齡範圍,從40歲下修到30歲以上(民國84年前出生者)。
.30歲以上未滿40歲:每5年1次成人健康檢查
.40歲以上未滿65歲:每3年1次成人健康檢查
.55歲以上原住民、罹患小兒麻痺且年在35歲以上:每年1次成人健康檢查
.65歲以上:每年1次成人健康檢查
「成人預防保健880方案」每案補助880元,若符合BC肝篩檢資格者,另補助370元。其檢查項目可有效針對國人常見健康問題(血壓、血糖、血脂、腎功能、肝功能及健康體重)進行評估。檢查項目分為4大項:
1、基本資料:問卷(疾病史、家族史、服藥史、健康行為、憂鬱檢測等)
2、身體檢查:一般理學檢查、身高、體重、 血壓、身體質量指數(BMI)、腰圍
3、實驗室檢查:
(1)尿液檢查: 蛋白質
(2)腎絲球過濾率(eGFR)計算
(3)血液生化檢查:GOT、GPT、肌酸酐、血糖、血脂(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計算)、尿酸
(4)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C型肝炎抗體(anti-HCV):45歲至79歲(原住民40歲至79歲),可搭配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終身接受1次檢查。
4、健康諮詢:戒菸、節酒、戒檳榔、規律運動(含150分鐘/每週)、維持正常體重、健康飲食(含我的健康餐盤)、事故傷害預防、口腔保健、慢性疾病風險評估、腎病識能衛教指導
免費的健康檢查2:癌症篩檢
除了成人健檢擴大篩檢範圍外,原來幾項癌症篩檢也放寬。近年,癌症發生年齡有下降趨勢,為降低國人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國健署自2025年起針對肺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測,放寬癌症篩檢補助年齡,符合資格可接受免費定期癌症篩檢。
篩檢項目 | 補助資格 | 篩檢頻率 | 補助費用 | |
大腸癌 | 糞便潛血檢查 | ●45歲~74歲者 | 2年1次 | 每案補助400元 |
乳癌 | 乳房X光攝影 | 40歲~74歲女性 | 2年1次 | 每案補助1,245元 |
子宮頸癌 | 子宮頸抹片檢查 | 25~29歲婦女 | 3年1次 | 每案補助630元 |
30歲以上女性 | 每1年1次 | |||
子宮頸癌 | 婦女人類乳突病毒檢測(HPV) | 35歲、45歲及65歲婦女 | 每人當年1次 | 每案補助1,400元 |
口腔黏膜檢查 | ●年滿30歲有吃檳榔、抽菸的民眾 | 2年1次 | 每案補助250元 | |
肺癌 | 低劑量電腦斷層攝影(LDCT) | ●45~74歲男性具肺癌家族史的高危險群民眾 | 2年1次 | 每案補助4,000元 |
多久做一次健檢最好?
應該考量幾項關鍵因素,如經濟、職業、年齡、是否有三高或腫瘤的家族病史,以及本身的生活作息。
舉例來說,40歲到65歲建議每3年檢查一次;65歲以上每年檢查一次。一般健檢項目,包含血液中的血球、血小板、血紅素檢查,肝、腎功能檢查,以及血糖血脂、尿酸、甲狀腺、B型與C型肝炎等,都是常見的項目。
哪邊可以接受免費健檢?
政府提供健保特約醫事機構系統讓民眾上網查詢,民眾可自行電洽預約。
1.健康檢查【健保特約醫事機構查詢】
2.癌症篩檢,相關核可醫事機構名單及表單
3.提供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之醫療院所請見此
延伸閱讀
健檢項目這麼多,怎麼選適合自己的方案?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的建議
30歲以上就能做的免費健檢!你做了沒?政府「6種不用錢篩檢」看這篇就夠
資料來源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肺癌早期偵測計畫〉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振興健康40歲有份 把握免費健檢服務〉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成人預防保健〉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曾耀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