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疾病都會關節痛 你是哪一種?醫師教你認識類風濕性關節炎

良醫問診良醫問診 撰文者: 呂宇真2023-03-22

冬天氣溫降低,導致血管收縮及肌肉緊繃,血流不順暢的影響下,使得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關節容易膨脹,疼痛加劇。不過此疾病的症狀不只關節不適,還包括明顯的僵硬感。

類風濕性關節炎在台灣的盛行率約在○・二%至一%,民眾常分不清它與痛風、風濕熱關節炎和退化性關節炎,四者的差異,我們邀請到曾任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目前任職高雄醫學院附設醫院顧問醫師的蔡文展,解說關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及預防,以下為專訪口述紀要:

小關節的僵硬、疼痛感 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

類風濕性關節炎主要症狀包括晨僵、疼痛等,患者剛開始常出現位於小關節的僵硬及疼痛感,可能發生在手指或腳趾部位,通常會維持超過一小時左右的時間,疼痛感則會持續到六週以上。小關節症狀是此疾病主要的特徵症狀,有時會呈現對稱性,例如左手與右手皆有近端關節炎的現象。

雖名為晨僵,但並非指僵硬感只出現在早上,以類風濕性關節炎而言,只要身體維持一段時間靜止,如睡午覺起床,或是坐著看電視一個小時或更久,開始活動時就會感到僵硬。醫界對此症狀的原理,目前看法不一,有一派說法認為因為關節發炎會引起血管擴張,在身體靜止時,血管中的組織液會流向關節腔附近,使得關節變得腫脹;也有人認為此症狀與身體分泌的類固醇有關。

長時間的晨僵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特徵之一,其他類型關節炎也會出現晨僵的情形,但持續時間並沒有像類風濕性關節炎如此之久,大約五至十分鐘就會明顯減緩,不像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晨僵,從起床開始可能維持幾個小時,甚至到下午還未改善。晨僵時間長短,是醫師臨床上觀察疾病改善程度,很重要的指標。

哪些疾病與它類似?差別又在哪?

因症狀部分重疊,民眾常混淆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痛風、風濕熱關節炎及退化性關節炎,以下解說四者的症狀差異。痛風顧名思義,就是「疼痛來去如風」,疼痛感出現後,會在二十四小時之內達到顛峰,且在發作四至七天後,不治療也能自行緩解,不同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疼痛是長期維持的。另外,痛風的疼痛感非常強烈,可用猛爆一詞形容,我曾經聽病人表示,只要稍有微風拂過膝蓋,就會感到疼痛無比,相較類風濕性關節炎來說,程度還要嚴重許多。

風濕熱起因是鏈球菌感染,進而引起關節疼痛、發燒等症狀。此疾病會引發免疫系統反應,造成抗體到處攻擊,進一步導致身體游移性不固定位置的疼痛感,不同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疼痛較偏向持續固定的位置,且疼痛關節數會隨時間慢慢增加。

與退化性關節炎相比,其症狀差異則顯現在晨僵,前面提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晨僵會持續幾個小時以上,退化性關節炎的晨僵維持時間則較短,可能經過活動十分鐘後就消解了。臨床上有女性腳趾痛,懷疑自己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經詢問發現晨僵大約維持十分鐘,稍微活動後即緩解,可見其所罹患的是退化性關節炎,而非類風濕性關節炎。

除此之外,不同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常發生在近端關節(離心臟較近的關節);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則更常在遠端關節、膝蓋、髖關節及腳趾觀察到。

抽菸、家族史、病毒 都是致病因子

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三個主要的致病因子,其中家族史是影響最關鍵的因素。若你的父母或手足曾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那麼將會顯著提升你罹患此疾病的機率。

除了天生無法控制的基因外,後天的不良生活習慣—抽菸,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很重要的致病因子之一。抽菸會使體內部分蛋白質產生變性,經變性後的蛋白質會被免疫系統判定為外來物,並進行攻擊,進而引起類風濕性關節炎。

最後一個致病因子是環境中的病毒,常見的病毒如Epstein-Barr Virus、B19微小病毒都有可能引起類風濕性關節炎。Epstein-Barr Virus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病毒,人們也時常受到此病毒的感染,但卻不是每個人都會因感染而引起類風濕性關節炎。這是由於人類不同個體的差異性高所導致,也因此Epstein-Barr Virus引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例子,實際上只發生過少數案例。

值班醫師 蔡文展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醫學博士、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經歷: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副院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內科主任、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亞太風濕病醫學會秘書長
現職:高雄醫學院附設醫院顧問醫師、蘇素環神經科診所醫師

4招預防類風濕性關節炎:
1.拒絕抽菸,避免致病因子的影響。
2.若有家族史,且抽血發現有陽性抗體或血清,在潛伏期時就開始持續追蹤。
3.壓力可能會導致疾病惡化,建議可嘗試有減壓效果的活動。
4.家屬適當的關懷很重要,可幫助患者調適心情,對疾病的改善產生正面效益。
良醫問診

良醫問診

查看全部

良醫編輯部

由良醫編輯群採訪各科別權威醫師,透過專訪為民眾解答常見的疾病問題,解析最新醫療趨勢。本專欄為隔週一期,並同步刊登於《商業周刊》。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