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新冠疫苗!醫師呼籲:糖友應積極接種「四大疫苗」
台灣是亞洲地區糖尿病盛行率最高的國家,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病患,且每年以2萬5千名的速度持續增加。
糖尿病及其所引發的併發症影響國人健康不容小覷,醫療負擔相當龐大。然而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及高血糖所導致的免疫功能受損,為感染性疾病發生的高風險族群。
歷經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大流行,針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常規疫苗預防接種宣導更是顯得格外重要,疫苗接種不僅可以直接防止疾病的發生、減少住院率,也可避免因感染而影響血糖控制。
為此,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中的多位糖尿病專家學者,共同建立臨床指引工作小組,特別聚焦於2022年第2型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的第二十二章:與糖尿病相關的特殊情況之第五節:感染與疫苗注射,針對糖尿病患者所應接種之疫苗及預防接種建議進行撰寫,在多次會議討論後,並根據文獻實證及社會現狀需求,完成與時俱進的內容修訂編撰。
糖友應築起感染性疾病防護罩,積極接種預防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黃建寧理事長表示,根據衛福部109年國人死因統計資料,糖尿病長期是台灣十大死因第五名,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1.1% (男性12.4%;女性9.7%),每年新增的糖尿病患者數字甚至超過新生兒出生人口。
然而,當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良時,導致他們的免疫功能受損,將增加感染風險。常見的感染如流感、帶狀疱疹、新冠肺炎及肺炎鏈球菌等等。
感染後導致嚴重併發症的風險大增,例如糖尿病族群一旦感染流感,可能引起體內的發炎反應,使血糖升高、肺炎、心肌炎、敗血症等併發症。因此,唯有透過日常保健及接種疫苗,提升防禦力,才能有效避免感染發生。其中又以帶狀疱疹、肺炎鏈球菌、流感及新冠疫苗為首要建議施打的疫苗。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近年來有關糖尿病族群預防注射建議的發表進展相當快速,黃理事長表示,學會臨床指引工作小組根據國內及國際的最新指引,進行滾動式修正並公告於「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網站,也能主動向醫療院所諮詢接種疫苗資訊。
疫苗接種使群體免疫,降低國家醫療費用、減少浪費
衛福部疾管署急性傳染病組楊靖慧組長表示,過去大多數民眾認為只有新生兒需要疫苗的保護。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成人的免疫力逐年下降,不同年齡層都有其建議施打的疫苗。
對整體社會而言,透過提高疫苗的接種率,才能達到群體免疫的效果,就像建立起一道防護牆,阻斷病毒於社區中傳播蔓延,不僅可以降低患者及家屬的經濟負擔,也同時可減少額外的健保負擔費用。讓國家醫療費用達到更具成本效益之醫療照護,使台灣的醫療體系能更良善,達到雙贏局面。
建立糖友疫苗預防接種觀念,應從醫護人員衛教做起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王治元理事長說明,國內糖尿病患者普遍具備疫苗接種預防之觀念,但對於疫苗所帶來的實質影響及公費給付條件資訊認知缺乏,進而影響病患接種的意願。
因此,建議從醫護端落實加強疫苗衛教,適時給予臨床患者疫苗建議,讓患者除了具備施打疫苗的觀念,更能了解每項疫苗的功能及其對自身健康可帶來的影響,從病患端本身的需求去強化預防接種的功能及重要性。
四大疫苗不可少! 助糖友提升防禦力及生活品質
糖尿病族群因血糖控制不佳以及高血糖導致免疫功能受損,本身就是感染性疾病發生的高風險族群,更應接受完整的疫苗預防接種。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杜思德常務理事說,這次指引內文中,明確建議糖尿病族群應施打四種重要疫苗,包含流感疫苗、帶狀疱疹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及新冠疫苗。
其中,近年來因新冠疫情影響,帶狀疱疹的案例有明顯上升趨勢。據國外研究數據顯示,50歲以上的新冠病毒感染者發生帶狀疱疹的風險將增加15%~20%。
由於糖尿病患者本身屬於帶狀疱疹高風險族群,其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調查統計,帶狀疱疹患者中有高達五分之一患有糖尿病。此外,糖尿病族群產生嚴重併發症—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機率也是高於非糖尿病族群約1.5倍。
研究也指出,糖尿病族群發生帶狀疱疹後可能會增加63%的住院機率,因此須格外關注此類疾病並及早注射疫苗以獲得保護力!
杜思德分享,近日在門診中就遇到一名腰部長滿一圈帶狀疱疹的糖尿病病患,因疾病所帶來的神經痛使他吃不下、睡不好,造成他的工作及生活作息大受影響,血糖狀況也因此惡化,到目前仍持續在治療中,特呼籲糖尿病患者應自費施打帶狀疱疹疫苗,以降低發生感染的可能性。
要有「終生疫苗接種預防」的觀念
黃建寧說,病毒往後也會為了適應人體環境而不斷演變,大家都必須開始有終生疫苗接種預防的觀念,才能遠離相關感染性疾病的威脅。
王治元也補充,除了預防接種疫苗、血糖控制之外,日常生活作息規律、睡眠充足、勤洗手及維持穩定的社交生活,也是提升自我防禦力不可或缺的武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