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汗、熱潮紅卻不是更年期?「神經內分泌瘤」難發現!一次看懂症狀、診斷及治療
神經內分泌瘤可能因腫瘤生長而產生疼痛、異物感、體重減輕、噁心、想吐、疲倦等情形。但功能性之神經內分泌瘤還可能因伴隨之激素分泌,而產生附加的腫瘤伴隨症候群(paraneoplastic syndrome)症狀。
一、何謂神經內分泌瘤(NET)
神經內分泌瘤可能因腫瘤生長而產生疼痛、異物感、體重減輕、噁心、想吐、疲倦等情形。但功能性之神經內分泌瘤還可能因伴隨之激素分泌,而產生附加的腫瘤伴隨症候群(paraneoplastic syndrome)症狀。
神經內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 NET)是源於神經內分泌細胞的腫瘤。但在提起神經內分泌瘤前,須先對神經內分泌細胞有初步的認識。
神經內分泌細胞為一種特化的神經元,可將神經輸入之電訊號轉換成化學刺激,以賀爾蒙的形式分泌到血液中,具備整合神經與內分泌兩大系統的能力。這類細胞分佈廣泛,全身上下都可見其蹤跡,但主要密集分布於胃腸道(小腸、直腸、胃、結腸、食道和闌尾)、膽囊、胰臟、甲狀腺等。在接受到來自神經系統的訊號後,能夠製造出激素調控身體的重要機能,如:消化、呼吸......等等。
神經內分泌瘤即為神經內分泌細胞所構成之罕見腫瘤,同樣也可以長在身體各處,如:肺臟、胰臟、直腸、盲腸、小腸、甲狀腺等,但以消化系統之神經內分泌瘤最為常見。神經內分泌腫瘤樣態多變,雖大多發展速度緩慢(故過去有「類癌 (carcinoid) 」之稱),但也有部分為快速生長,且容易擴散的形式(如:小細胞肺癌SCLC)。神經內分泌細胞不管分化好壞,醫師都將其視為惡性,因無法從外觀得知會不會侵犯與轉移,只要長得大一點就幾乎都會轉移。
神經內分泌瘤的分期方式有兩種
- 臨床分級(TNM staging):
依照腫瘤大小、淋巴或血形轉移評估腫瘤嚴重程度,依原發部位不同期別之定義也會有所不同。可集合T、N、M進行臨床分級(staging)評估預後。
- T:腫瘤大小、位置、深度
- N:淋巴結轉移數量
- M:遠端轉移與否
- 病理分類(Grading):
依據NET 腫瘤細胞核有絲分裂比率(Ki-67)、分化程度區分。
- 分化良好,低惡性度 G1(well differentiated, low grade)
- 分化良好,中等惡性度 G2(well differentiated, intermediate grade)
- 分化良好,高惡性度 G3(well differentiated, high grade)
而分化不良之NEN一律稱之為NEC(神經內分泌癌),GX則代表無法分辨。綜合上述之TNM staging 與 grading兩大資訊,以作為臨床上治療規劃之重要參考依據。
註:NEN(neuroendocrine neoplasms)為神經內分泌瘤NET(neuroendocrine tumors)及NEC(neuroendocrine carcinoma)之集合,若細胞分化良好即為NET,分化差則稱為NEC。
神經內分泌瘤的發生率根據2021年全球性研究統計,歐美地區除了挪威略高(8.35例/每百萬人)外,其餘國家如美、德、英等地的發生率均在2~4例/每百萬人。發生部位則以胃腸道與胰臟為最常見;以台灣癌症登記資料1996-2015年統計,神經內分泌瘤之發生率約為3.2例/每百萬人,男性略高於女性(60%:40%)。發生部位前三名依序為直腸、肺以及支氣管,胰臟、胃腸道其他器官則分列第四到第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