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多久會醒來?麻醉專科醫師、麻醉專師怎麼區分?醫師解析7大麻醉高風險群、麻醉3大關鍵
局部麻醉可由手術醫師執行,而需全身麻醉之重大手術由麻醉專科醫師執行。
7大麻醉高風險群
麻醉SOP 3大關鍵
麻醉專科醫師、麻醉專師怎麼區分?
麻醉專科醫師3階段照護
{DS}
不論是拔牙、醫美、開刀等等治療,大多人都曾有過麻醉的經驗。普遍大眾對於麻醉都存有恐懼,根據台灣麻醉警世大調查指出,近七成民眾會因門診或健檢須要麻醉而擔憂,其中包括3大隱憂:37.2%怕麻醉後會醒不過來、36.8%麻醉後不適症狀強烈、33%害怕手術中意外醒來。
台灣麻醉醫學會常務監事廖文進醫師表示,台灣麻醉藥物領域已有新進展,即使高齡、重度肥胖或患有多重慢性病等高風險族群,都有機會獲得更安全的麻醉方案。以下整理麻醉高風險群、麻醉SOP3大關鍵,帶您了解何謂麻醉專科醫師及麻醉專師。
7大麻醉高風險群
根據2010年台灣麻醉學雜誌發表的論文報告指出,台灣麻醉相關死亡率高達十萬分之十二,是美國與日本的12倍。台灣麻醉醫學會常務監事廖文進醫師指出,健康條件愈差的患者,麻醉風險也愈高,建議健康條件差的患者更應該主動諮詢麻醉專科醫師,經專業評估合適麻醉藥物以降低風險並提高術後恢復品質。
7項麻醉高風險如下,若符合下列2項以上即屬於高風險族群,經麻醉專科醫師評估後會選擇高安全、低風險藥物:
麻醉SOP 3大關鍵
根據台灣麻醉警世大調查發現,高達54.8%民眾因擔心麻醉藥物有傷害器官之疑慮或54.4%認為麻醉容易導致死亡而想要儘量避免接受麻醉,以及39.8%民眾可能因擔心麻醉副作用而拒絕手術或檢查。
影響麻醉安全的因素眾多,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長余黃平醫師表示,要降低麻醉風險及獲得舒適麻醉醫療,必須掌握麻醉SOP三大關鍵:了解自己的麻醉專科醫師是誰、使用何種麻醉藥物、認明有監測設備的醫療院所。
麻醉三大關鍵,安全環節缺一不可 | |
麻醉專科醫師 | 1. 給予術前專業評估以擬定給藥計畫 2. 術中監測生理數據並依據患者情況隨時調控藥物 3. 術後關注舒適度,提升恢復品質 |
麻醉藥物 | 包含鎮靜麻醉、止痛、肌肉鬆弛等多種藥物。其中,鎮靜麻醉藥物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與種類、劑量、術中穩定度、術後恢復情況有關。 國內已有新型麻醉藥物,具有較高安全性及降低噁心、嘔吐等副作用發生率,為高風險患者麻醉用藥的新選擇。 |
監測儀器 | 幫助醫師判斷給藥以維持理想麻醉狀態 |
針對新型麻醉藥物,廖文進醫師進一步說明,透過新型麻醉藥物,患有心血管疾病易低血壓、睡覺常打呼、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易缺氧之病患已有更安全的新型麻醉藥物可使用,與傳統麻醉藥物相比,發生低血壓機率減少75%、缺氧機率減少85%。
此外,肝腎功能較差的患者使用新型麻醉藥物也能降低器官負擔;在常見的胃鏡檢查中,發生呼吸抑制機率也大幅減少,以及術後常見噁心、嘔吐等副作用,除了使用止吐藥之外,透過新型麻醉藥物也能減少近八成發生率,有助於患者術後良好恢復。
麻醉專科醫師、麻醉專師怎麼區分?
據調查內容指出,民眾在簽署術前麻醉同意書時,有六成七的民眾沒有注意麻醉醫師姓名,甚至有七成民眾不記得為自己執行麻醉的醫師科別。
對此,余黃平醫師說明,局部麻醉手術通常由手術醫師或執行處置醫師執行麻醉,麻醉專科醫師則負責需全身麻醉之手術,而麻醉專師指的是麻醉專科護理師。為減少患者對麻醉的恐懼,余黃平醫師指出,讓患者認識麻醉專科醫師是降低手術風險及提升醫療品質最重要的環節。
麻醉專科醫師3階段照護
根據調查結果發現,民眾對於整體的麻醉安全認知尚不明確,且可能因對麻醉過程與藥物的恐懼而延誤治療。余黃平醫師表示,麻醉專科醫師會從手術前中後3階段給予照護,了解自己的麻醉專科醫師,透過專業說明以破除對麻醉藥物副作用的迷思及擔憂。
麻醉專科醫師三階段照護不遺漏 | |
術前麻醉風險評估 | 1. 與麻醉專科醫師充分溝通病史 2. 麻醉專科醫師評估並制定給藥計畫 3. 簽署麻醉同意書並確認麻醉專科醫師姓名是否吻合 |
術中調控給藥 | 1. 放鬆心情 2. 配合醫護團隊指示 |
術後恢復調整 | 1. 適時反映身體狀況 2. 與麻醉專科醫師充分討論術後評估 |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曾耀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