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說從小拉單槓就能長高?內分泌科專家破解「吊起來運動」的長高迷思:事實上拉開的是「這裡」
不同年齡層的孩子應該選擇不同的運動形式,儘量遵守孩子身體發育的規律。
想讓孩子健康地成長,達到理想身高,父母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陪孩子運動。大量的研究證實,有運動習慣的孩子的身高比不運動的孩子普遍高2-3公分。
首先,運動可以幫助孩子調節情緒。我們體內有一種激素叫「內啡肽」(endorphin,亦稱腦內啡),它是一種由腦下垂體和下視丘所分泌的氨基化合物,能夠給人帶來一種愉悅的感覺,還能幫助人緩解壓力。而運動可以幫助人體分泌更多的內啡肽。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運動完之後,雖然身體上很疲憊,但是心理往往會感覺很愉悅、很快樂。孩子運動之後,體內的內啡肽會提高,情緒會更加積極,而積極的情緒本身就能促進生長發育。
其次,運動之後孩子因為比較疲憊,睡眠品質就會明顯提高,而我們說過,生長激素的分泌峰值就是在睡眠的時候,好的睡眠會促進人體分泌更多的生長激素。孩子睡得越好,個子自然會越高。
我見過很多類似的例子:父母帶著孩子來就診,在給孩子進行檢查之後,我多半不會給他開藥,而是幫助他調整飲食結構,並且給他制訂運動計畫。
一般來說,孩子按照我給的醫囑有規律地進行運動,不出3個月,他的身體就會變得比原來更好。半年或者1年之後,我們給孩子測量身高,多半會發現孩子的生長速度比以前快了。
再次,適當的運動還對骨骼生長有幫助,能夠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增加骨的血液供應,讓骨骼得到更多的養分。這樣一來,骨骼就能快速地增長,骨骼的品質也會變得更好。比如,骨骼的橫徑增寬、骨髓腔增大、骨的重量增加、骨皮質增厚、骨密度增加。
總體而言,運動會讓我們的骨頭生長加速,而且越長越結實。
不同年齡適合的運動形式
不同年齡層的孩子應該選擇不同的運動形式,儘量遵守孩子身體發育的規律。
適合3歲孩子的運動形式
3歲的孩子處於運動的起步階段,身體還比較弱小、柔嫩,不太適合複雜的運動。這個時期,我們要特別關注提高孩子手腳協調的能力。醫學上有一個概念叫感覺統和,簡單來說是孩子大腦和身體配合的能力。手腳越協調,孩子將來的大腦發育就越好。
這個時期,我們最提倡的是爬行、攀登,比如爬樓梯、爬沙發等。
再大一點以後,可以讓孩子慢慢地跑。父母可以利用各種各樣的遊戲來督促孩子跑動,比如捉迷藏、老鷹捉小雞、玩皮球、追氣球、追肥皂泡泡等。
除了正向的跑以外,還可以通過變向跑,比如故意把玩具放到身後,不斷地改變方向,讓孩子來追玩具,這種變向的跑動可以提高孩子的手腳協調能力和下肢的肌肉力量。
再接下來,可以跳繩、跳格子。通過增強孩子的協調能力,讓孩子更好地適應運動,更喜歡運動。
適合4歲孩子的運動形式
這個年齡層的孩子,活動能力已經得到很大的提升,可以試著多進行一些戶外運動,到太陽底下邊運動邊進行日光浴。
可以去戶外做操、跑步、打球。比如隔著1-2公尺給孩子一個球,讓孩子主動去抓球。通過這個過程,能夠提高孩子手指的精細運動能力,全面提高運動協調的能力。
5歲以後,哪些運動能促進身高發育
從5歲開始,就要進一步提高運動的強度,並且選擇多樣性的運動方式了。比較適合這些「大孩子」的運動形式是伸展性運動,比如健身操,還可以增加一些彈跳性的活動。
對於5歲以上的孩子,我最推薦的是跳繩。我在北京協和醫院是有名的「跳繩教授」,恨不得讓所有小朋友都去跳繩。跳繩能夠促進孩子的手腳協調,是非常有效的感覺統合訓練方式。
另外,跳繩這項運動對於場地沒有限制,如果室外空氣不好,在室內跳繩也是很方便的。
另外,適當進行全身性的運動,比如快走、慢跑、游泳等。這些都是能夠擠壓軟骨板的運動,軟骨板受到刺激就會快速地增長,同時促進孩子長高。
總體來說,要引導孩子愛上運動,並且養成持之以恆運動的習慣。這對孩子來說,是受益終身的。
最後還要強調一個誤解:很多父母一想到讓孩子長高,就讓孩子做「吊起來」的運動,比如拉單槓、雙杠。這類運動看起來好像會讓孩子長高,事實上拉開的是關節間隙,而不是真正讓孩子的長骨變長。
我小的時候,媽媽特別喜歡要求我背著書包,雙手抓住門框上面,掛在門框上,希望我能長高。但是我掛著掛著發現胳膊「越變越長」了。實際上,這並不能促進長高,因為拉開的是關節間隙,不久就會被「打回原形」。
本文摘自《打破基因天花板!內分泌科專家說長高》,莫克文化出版。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曾耀儀
打破基因天花板!內分泌科專家說長高 作者簡介 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兒童生長發育專家、教授、博士論文指導教授 於北京協和醫院矮小專科門診27年,幫助超過10萬名兒童、青少年達到理想身高,於院內號稱「一號難求」。擅長用通俗易懂的科學方式引領家長走出認知誤區,揭穿各種增高迷思。聽過他課程演講的家長和孩子超過百萬人次。
作者:潘慧
出版社:莫克文化
出版日期:2023/12/07
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