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理財法大彙整 你適合哪一種?
超高齡社會與大通膨時代接連來襲,對於還沒退休的人而言,思考退休後該如何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是一項重要的課題。「理財」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市面上眾多理財法,到底該選擇哪一種來幫自己的資產增值?退休生活才能無虞?
無論想像中的退休生活是獨立自主,想吃什麼、想去哪玩、想買東西都能隨心所欲,還是只要可以照顧好自己、不要造成家人的負擔,首要之務都是必須先存到一筆足夠讓自己好好退休的金額,建立適合自己的財務紀律,開始為退休打算。
3理財法 教你薪水預作合理分配
其中,「631」理財法將每個月入帳的薪水分成3份,包括生活支出60%、緊急儲備金30%及保險規劃10%;緊急儲備金需先累積3至6個月的生活支出來以備不時之需,一旦自己失去工作薪水時,才有足夠的金錢支援自己,找尋新的收入來源,待存到緊急儲備金後,後續每個月的這30%做投資規劃,創造被動收入,或是儲蓄夢想基金。
至於10%保險規劃的主要考量在於工作辛苦存下來的錢,萬一發生意外事故,可以藉此轉嫁風險、免於在事故期間因無法工作帶來的財務缺口。
另一種預先分配每月薪水的理財法是「333理財法」,將存錢、投資與花費平均分配;「存錢」是指單純地把錢放在銀行的活存或定存,也就是存到「3桶預備金」;「投資」則是泛指任何「投入本金後,將來有機會回收本金,而且有增值可能」的投資工具。例如:股票、基金、買房、買書、參加課程、進修、投資型保單的保費等,都算是廣義的投資;至於「花費」就是單純花掉,無法回收的。例如伙食費、水電瓦斯費、手機費、買衣服、買鞋、買包、房租、旅遊,還有純保障型的保險,都算是花費。
4%法則 也可回推所需退休金目標
「六罐子理財法」出自於《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一書,作者哈佛•艾克(T. Harv Eker)根據自身實際消費情況,把薪水分為六個帳戶,每個帳戶用一個罐子代表,六個罐子依重要性分為:財富自由帳戶10%、教育帳戶10%、生活必須帳戶55%、玩樂帳戶10%、長期儲蓄帳戶10%、捐贈帳戶5%。其中,財富自由帳戶最為重要,這個帳戶的錢只能拿來投資,就像養金雞母一樣,創造源源不斷的金流。
此外,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退休財務顧問威廉.班根(William Bengen)所提出「4%法則」也是不少人奉行的理財法。所謂4%法則是指,如果你退休後持續做好投資規畫,並且每年只提領其中的4%資金當成生活費,即使通膨增高,也可以安心退休至少30年,不必害怕花光老本;從另一方面思考,對於尚未退休者,也可利用這項法則推算要努力準備的退休金數額,只要將預計退休後每年的支出金額除以4%,就能算出你在退休前必須存到的退休金目標數字。
雖然退休理財方法眾多,但不離「專款專用」的核心原則,也就是說,在還在工作有穩定收入時,就應該重視退休理財的重要性,並有紀律地固定提撥一筆資金進退休帳戶並持之以恆,當退休時刻來臨時,必能享受豐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