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各種減肥方法都沒效?中醫的「甩肉法」大公開:久坐族吃「這個下午茶」除痰濕、助減重

以痰濕體質為例,大多是久坐的上班族,加上下午常易團購如炸物、甜點….等下午茶,此時除了服用去除痰濕的藥材,亦可多吃如四神湯、生薑、薏仁…等食材,達到健脾胃、利溼的效果。

編按:減重幾乎是現代人一輩子努力的課題,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體重管理中心有全方位的減重服務計劃,除了西醫之外,也有中醫門診可供患者調理體質,目前中醫減重方法有三種如針灸、埋線、中藥等三種選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師蘇柏璇認為,其中針灸、埋線屬侵入性治療,以刺激穴位如脾經、胃經、大腸經…等促進代謝與消化為主要達到的減重目標。

中藥減重 先從打造瘦身體質

整體來說,中醫減重分成針灸、埋線、中藥三種,患者該如何選擇?由於每個人的體質都不同,不妨先從中藥開始,像是痰濕、肝鬱、氣虛….等不同體質,除非體質改善,才能達到體重下降的目標,再針對如蝴蝶袖、小腹等部位,以針灸或埋線來進行局部塑型。

痰濕體質為例,大多是久坐的上班族,加上下午常易團購如炸物、甜點….等下午茶,此時除了服用去除痰濕的藥材,亦可多吃如四神湯、生薑、薏仁…等食材,達到健脾胃、利溼的效果;至於肝鬱體質常受到工作壓力大、睡眠品質差、暴飲暴食….等因素影響,整腸健胃的藥材有助於改善肝鬱;若是陰虛體質幾乎是熬夜族,應以養目藥材為首選;一旦體質改善將可促進代謝,再補充抑制食慾、增加基礎代謝率的藥材,使減重成效大幅提高。

針灸VS埋線的適合對象

不過,針灸與埋線之間的差異,在於針灸是治療過後把針拔除即可,患者大約一周內有四、五天需很密集地跑診所;埋線則是放一條可被體內吸收的線材,在門診手術使用的是手術縫血管的線,每條線大約一公分長,縫在穴位以後線會留在體內被吸收,且吸收的時間不盡相同,如一個月、兩個月…等,當身體不停吸收時,達到長期刺激穴位的減重效果,對於時間有限者來說,選擇埋線即可不需頻繁地往返診所。

針灸與埋線的減重方式廣為人知,兩者有何值得注意的風險呢?一般來說,針灸只要針頭消毒乾淨,原則上不會有太大風險;但埋線的最大風險包括是否線材及針頭消毒完整,畢竟如果線材消毒不完整,當埋線後容易出現感染症狀,有些人埋線後出現過敏現象如金屬過敏,或是埋線處出現突出處,而埋線造成的異物感亦會隨著線材漸被體內吸收而消失;另一種常見的情形是部份患者也可能會出現瘀青,都屬正常現象。

另外,藉由按摩也能達到減重目標嗎?實際上,無論任何部位按壓再大力,也只有皮膚觸感深淺而已,因此,中醫減重仍以針灸與埋線兩種為主,同時亦可用於局部雕塑,針對局部想要消除贅肉的部位來埋線或針灸,像是腹部、腰部、手臂等,即將埋線放在脂肪較多的部位由體內吸收,或用針穴刺激穴位,來達到局部塑身的成效。

核稿編輯:陳宛欣

減重之王 偉偉道來

減重之王 偉偉道來

查看全部

王偉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院長室 副院長
/君蔚國際醫療中心 主任
/手術室 主任
/一般外科 主治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院/外科學科 教授

認證
- 外科專科醫師
- 臺灣消化外系外科專科醫師
- 中華民國大直腸外科專科醫師 - 臺灣內視鏡外科醫學會醫師
- 臺灣肥胖症醫學會專科醫師
- 臺灣代謝及減重外科專科醫師

會員資格
- 台灣消化系外科醫學會/現任理事
- 台灣內視鏡外科醫學會
- 台灣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現任理事長 -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現任理事
- 台灣外科醫學會
- 台灣減重之友協會/榮譽理事長
- 台灣外科代謝營養學會/現任理事
- 健保署審查委員

主治專長
- 一般外科 胃癌手術 腫瘤外科 - 消化外科
- 腹腔鏡手術
- 代謝及減重手術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