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早餐,更能燃燒脂肪?醫學博士:14天堅持這5原則,輕鬆達成間歇性斷食
斷食已存在許久,和人類的歷史一樣,所以我們只須想辦法啟動深植在我們基因中的修復和回春機制即可。間歇性斷食是為了模擬我們祖先在演化過程中面臨的生活條件,激發身體所需的刺激,讓我們擁有健康又長壽的人生。簡單來說,間歇性斷食可以觸發人體的自然機制。
經過科學研究深入探索後,我們發現間歇性斷食不僅功效驚人,更可說是革命性的療法。面對不同的疾病,除了傳統醫學療法外,間歇性斷食可以當成重要,甚至是必要的輔助療法。
我之所以能說得如此斬釘截鐵,是因為我有超過27年的經驗,親自觀察我的患者,一再見證間歇性斷食搭配我設計的蔬食食譜和運動計畫,確實可以讓疾病從此成為多餘的煩惱。長期遵守這套原則的人都非常健康,因此我肯定我建議的飲食方法能有效降低生病機率。
自噬機制:以回收機制取代肌肉消耗
在斷食期間,身體會啟動自噬機制,開始消化與回收堆積在細胞和細胞間隙中的老廢物質,這種回收機制十分奧妙。自噬作用是由日本細胞生物學家大隅良典教授所發現,他於2016年獲頒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桂冠。
此外,格拉茲大學(University of Graz)的馬代奧(Frank Madeo)教授也帶領了一個研究團隊,長期針對這個機制進行研究。這個機制的作用方式如下:斷食12小時後,身體的廢物回收大隊帶著酶出動,不僅會清理組織中的汙染物質,還能夠回收再利用其中的有用物質。超厲害的,對吧?
身體在「飢餓」的時候不會產生任何新物質,而會將細胞中累積的廢棄物轉換成有用的物質,並用來形成新的細胞!體內的廢物會被丟到含有消化酶和酸的分解囊泡中,從衰老的微小廢物、受損的細胞,到使用過的蛋白質分子都會降解成更小的分子,接著經過拆解與重組,最後變成新的建築材料和能量。
因此,我們在斷食期間也要進行肌力訓練,才能避免肌肉遭到分解。或許就是這個機制,讓我們的祖先能夠在長時間沒有食物的狀態下存活下來。
神奇分子:酮
「酮體」或「酮」是身體在分解脂肪時產生的脂肪酸分子。如果是透過葡萄糖產生能量,身體會需要許多氧氣,因此同時間會產生許多氧自由基,這些自由基分子的破壞力強大,會對細胞壁和遺傳物質帶來不少傷害。而透過酮體產生能量時所需的氧氣較少,產生的有害自由基也較少。
斷食12小時後,身體就會開始燃燒脂肪,特別是對健康危害最大的腹部贅肉,將其轉換成酮。酮體向來是人體在飢荒期間的能量來源,可以確保心臟、大腦和其他重要器官系統獲得足夠能量。酮會啟動神經細胞,讓我們保持思緒清晰,並能促使腦幹細胞製造新的腦細胞,並產生血清素等神經傳導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