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脫垂是什麼病?症狀有哪些?會好嗎?原因、照護注意事項

二尖瓣脫垂(Mitral Valve Prolapse)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瓣膜疾病。常見於瘦、高且前胸與後背間也較扁的體型,並以年輕女性居多。(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二尖瓣脫垂是什麼病?
二尖瓣脫垂原因
二尖瓣脫垂症狀
二尖瓣脫垂會好嗎?
二尖瓣脫垂會遺傳嗎?
二尖瓣脫垂如何診斷?
二尖瓣脫垂如何治療?
二尖瓣脫垂注意事項
{DS}
藝人大S生前曾透露自己有二尖瓣脫垂的宿疾,曾因病情復發昏倒送醫,引發大家關注。你是否曾經在日常生活中,突然感到心悸、胸悶或頭暈?也許你以為只是壓力太大、睡眠不足,但這些症狀其實可能與心臟的瓣膜有關。其中,「二尖瓣脫垂」就是一種常見但容易被忽略的心臟問題。許多人直到健康檢查時,才意外發現自己有二尖瓣脫垂,不過多數情況不會對健康造成重大影響。本文帶你了解二尖瓣脫垂症狀、原因,以及自我照護的注意事項。
二尖瓣脫垂是什麼病?
二尖瓣脫垂(Mitral Valve Prolapse)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瓣膜疾病。「二尖瓣」是兩片位於左心房與左心室之間的瓣膜,當心臟舒張時,二尖瓣打開,使左心房的血液流到左心室,當心臟收縮時二尖瓣關閉,使血液流到大血管,而不致逆流回左心房。若心臟收縮時二尖瓣向左心房凸起,則稱之為二尖瓣脫垂。
二尖瓣脫垂的盛行率為3-6%,常見於瘦、高且前胸與後背間也較扁,偶有凹胸、直背等胸部異常。男女比為1:3,以年輕女性居多。
二尖瓣脫垂原因
二尖瓣脫垂多為原發性,即先天造成。台中榮民總醫院說明,有些疾病也可能會合併出現二尖瓣脫垂,例如:
- 結締組織疾病中的馬方氏症候群(Marfan’s syndrome)
- 後天性心臟病(風濕性二尖瓣狹窄)
- 冠心病
- 心肌梗塞
二尖瓣脫垂症狀
絕大多數的二尖瓣脫垂病人無任何心臟方面的症狀,但在心理壓力過大、熬夜、刺激性飲料、生理期或過度疲勞時,誘發之臨床症狀如:
- 心跳劇烈、心悸
- 當有心理壓力時,三分之一的病人會出現心律不整。
- 前胸悶脹感或長時間胸悶
- 呼吸不順暢或呼吸急促,或需要用力吸氣才會舒服些
- 與運動無關之短暫針刺感胸痛。
- 疲倦
- 頭痛、頭暈
- 腸胃不適
- 焦慮、恐慌情緒
- 失眠
- 手腳冰冷、麻木
二尖瓣脫垂會好嗎?
多數輕微二尖瓣脫垂的病人終其一生毫無症狀,絕大多數病人經過多年追蹤病情並無惡化,預後大致良好。僅有極少數病人會演變成厲害的二尖瓣閉鎖不全、感染性心內膜炎、心律不整、猝死、腦血管栓塞等嚴重併發症。配合醫師的治療及追蹤,預後大致良好。
二尖瓣脫垂會遺傳嗎?
二尖瓣脫垂的確被研究出來有明顯的遺傳性。心臟科醫師劉中平於粉專「劉中平醫師的心臟科筆記」發文指出,約有30%到50的患者,可以在家族成員中找到同樣疾病的患者。但這也表示,超過一半以上二尖瓣脫垂並不是遺傳導致的。
二尖瓣脫垂如何診斷?
三軍總醫院說明,二尖瓣脫垂的初步診斷體型異常,藉由聽診以及心臟超音波檢查即可確診,說明如下:
- 胸部異常:二尖瓣脫垂病患多數較瘦,血壓常偏低,偶有凹胸直背等胸部異常。
- 心臟聽診:聽診時可聽見心臟收縮中期敲擊聲(click)或心縮末期雜音。
- 心臟超音波:雙面超音波可見二尖瓣葉鬆弛、冗長、變厚,且於心縮期脫垂入左心房,彩色杜卜勒超音波可診斷出二尖瓣閉鎖不全的存在與嚴重性。
二尖瓣脫垂如何治療?
二尖瓣脫垂依症狀與雜音的有無與嚴重度可分為三組,各有不同的治療原則:
- 低危險群:心臟超音波確定有二尖瓣脫垂,但無閉鎖不全且無症狀或僅是焦慮症狀的病人(尤其低於 45 歲的女性病人) ,每3至5年追蹤超音波即可,不需特別治療。如有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頭暈,由醫師評估開立藥物作症狀治療。
- 中危險群:有二尖瓣脫垂併輕度閉鎖不全的病人,每2至3年追蹤超音波。
- 高危險群:有二尖瓣脫垂併中或重度閉鎖不全的病人,每年(或臨床需要時)追蹤超音波,有心衰竭或因心臟擴大致左心室功能已降至正常以下時即須考慮瓣膜修補或置換手術。
- 有心悸、頭暈、暈厥或家族中有猝死病史,或一般心電圖有心室性心律不整的病人需考慮檢查二十四小時心電圖、或運動心電圖,並定期追踨治療。
二尖瓣脫垂注意事項
患有二尖瓣脫垂者,日常生活該注意哪些事情?如何自我照護?郭綜合醫院提供6點建議。
- 適量補充水份及按醫囑服用藥物。
- 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如:咖啡、茶、巧克力、可可...等。
- 避免自行服用不明藥物。
- 避免過度情緒起伏。
- 避免快速變換姿勢及體位。
- 接受侵入性治療,如拔牙,須告知醫師,並遵照醫囑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發生。
延伸閱讀
瘦高女性是高危險群!秋冬感到心悸、頭暈...小心可能讓你猝死的「二尖瓣脫垂」
每10個人就有1個有!「二尖瓣脫垂」與「恐慌症」的關係是...?
參考來源:台中榮民總醫院、劉中平醫師的心臟科筆記、三軍總醫院、郭綜合醫院
責任編輯:曾耀儀
核稿編輯:陳宛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