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前染RSV,未來氣喘風險增4倍!呼吸道後遺症恐長達10年....醫籲「孕期接種疫苗」助寶寶自帶抗體

RSV感染是全球嬰兒主要死亡原因,對0~6個月新生兒健康威脅甚鉅。(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近日發出警訊,提醒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已達「高度活躍」狀態。RSV病程快又猛,是嬰幼兒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源,對新生兒更具威脅。醫師提醒,孕期接種RSV疫苗,可降低嬰兒出生後6個月罹患嚴重肺部感染約70%風險,呼籲孕媽媽積極與醫療團隊討論接種計畫,確保新生兒在生命最初的關鍵時期獲得最佳保護。
RSV病程快又猛!新生兒感染RSV重症、死亡風險高
全球每年超過3千萬人次感染RSV,並造成超過3百萬人次重症及超過10萬人死亡。其中,RSV感染更是全球嬰兒主要死亡原因,對0~6個月新生兒健康威脅甚鉅。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呼吸系統疾病排名台灣新生兒死因第三位,僅次於先天性畸型以及導致罹病或致死之外因。
根據台灣疾管署統計資料顯示,2023年RSV確診人數較2022年增加近兩倍(1.7倍),更是2021年的四倍(4.3倍)。RSV是一種透過飛沫或接觸傳染的病毒,在台灣全年皆有流行。RSV會使小支氣管的上皮細胞被破壞,壞死的細胞及分泌物造成小支氣管狹窄或阻塞,而產生呼吸道症狀。對於氣管本來就很細的嬰幼兒,若肺部產生發炎反應,症狀將會更為顯著。
RSV病程發展得又快又猛,病毒入侵後短短2至3天內就能大規模破壞呼吸道上皮細胞,引發一連串嚴重併發症,包括阻塞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等。嚴重的部分病例可能觸發細胞激素風暴,導致全身性發炎反應,引發休克和多重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的併發症。有研究指出,出生6個月內新生兒感染RSV死亡比例占5歲以下幼童感染RSV死因近五成(46%)。
1歲前染RSV未來氣喘風險增4倍!呼吸道後遺症恐長達10年
台北國泰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洪依利醫師指出,根據統計,高達八成(83%)的RSV感染住院病例集中在0~6個月嬰兒;且更令人憂心的是,每四位因RSV感染住院的嬰兒中就有一位(28.7%)可能因病情惡化而需要進入加護病房接受密集治療。
「3個月以下的嬰兒,即便不是早產、沒有潛在疾病,也都算是免疫低下族群,更有許多是無法在出生時即辨識是否有潛在疾病。」洪依利表示,根據臨床觀察,感染RSV的住院嬰兒平均需要3~7天的住院治療,重症的住院時間更可能長達20天以上。
洪依利強調,RSV感染的影響並不止於急性期,一旦感染過,未來氣喘風險是未感染RSV新生兒的4倍外,許多新生兒在康復後仍可能面臨長達10年以上的後遺症,嚴重影響孩童的生活品質及正常發展,最常見的就是氣喘及反覆性喘鳴等呼吸道症狀。
洪依利也臨床案例分享,一名一個月大的新生兒在感染RSV後,歷經長達10天的加護病房住院治療出院後,至今已六個月大,但是卻仍受氣喘所苦,現在任何輕微感冒就能輕易誘發氣喘症狀。
孕期接種RSV疫苗 降新生兒嚴重肺部感染70%風險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近日已發出警訊,提醒RSV已達「高度活躍」狀態。根據台灣疾管署統計資料也顯示,2023年RSV確診人數較2022年增加近兩倍(1.7倍),更是2021年的四倍(4.3倍)。RSV不僅造成兒童住院病例持續攀升,對於免疫系統尚未發展成熟的新生兒而言,更是一場嚴峻的隱形戰役。
由於呼吸道疾病為台灣新生兒死因排名第三,面對新生兒呼吸道感染的預防,孕期疫苗的接種是關鍵。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主任黃建霈醫師指出,媽媽接種孕期疫苗能顯著降低新生兒感染及死亡風險,例如接種新冠疫苗可降低35%寶寶因新冠住院率;接種RSV疫苗,可使其嬰兒在出生後六個月內罹患嚴重肺部感染的風險降低約70%;至於百日咳孕期疫苗則可有效降低寶寶高達93%的感染風險。
在寶寶發展出自己的免疫力前,主要依賴母體提供的抗體來預防疾病,媽媽可以透過胎盤將抗體傳遞給胎兒,為新生兒提供初期的免疫保護。據台灣ACIP建議,孕婦在28~36週孕齡接種RSV疫苗,能預防新生兒在出生後6個月內的感染風險。除了RSV疫苗外,孕婦還可以接種流感疫苗、新冠疫苗及百日咳疫苗,建立更完整的防護屏障。
黃建霈提醒,透過孕期接種疫苗的主動預防策略,不僅可明顯降低新生兒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風險,還可以強化醫護團隊與家長間的互信關係,更能有效減輕月子中心和產後護理機構的照護負擔,降低群聚感染風險。
除接種孕期疫苗 保持良好衛生習慣也是預防關鍵
除接種孕期疫苗,確保準媽媽或嬰幼兒都獲得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營養,也是很好的日常預防感染的方式。此外,應勤洗手減少手上的細菌與病毒,進而減少許多感染傳染病的機會,特別是在接觸寶寶之前,務必將雙手洗乾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暴露於二手菸環境也很重要。
如果家中有人感冒,應盡量與孕婦或新生兒保持距離,大人照顧寶寶時最好戴上口罩,並避免親吻嬰兒臉頰。平時應針對環境中嬰幼兒經常碰觸的器物表面(例如:門把、扶手、玩具等)定期進行清潔消毒,並維持環境通風。避免在呼吸道病毒流行期間,將嬰幼兒帶至出入人多、空氣不流通的場所,也應考慮縮短在托嬰中心或學校的時間,以降低交互感染的風險。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都是預防新生兒感染的重要步驟,以降低新生兒感染RSV風險,專家也建議孕期內的準媽媽,可積極與醫療團隊討論接種計畫,確保新生兒在生命最初的關鍵時期獲得最佳保護。
【延伸閱讀】
呼吸道融合病毒是什麼?RSV症狀及疫苗接種建議一次整理
RSV只是嚴重一點的感冒?輕忽恐釀終生後遺症!醫:嚴重恐引「細胞激素風暴」致休克、器官衰竭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陳宛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