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早期症狀紅疹、潰瘍...如何自我檢測?會好嗎?治療全解析

梅毒(Syphilis)又稱為「花柳」,是由梅毒螺旋菌(Treponema Pallidum)所導致的一種慢性性傳染病。(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良醫劃重點良醫劃重點 撰文者: 曾耀儀 整理2025-04-02

梅毒早期症狀
梅毒晚期症狀
梅毒是如何感染的?傳染途徑一次看
梅毒潛伏期多久?
哪些人容易得到梅毒?
梅毒自我檢測
梅毒如何治療?會好嗎?
梅毒預防方法

{DS}

梅毒(Syphilis)又稱為「花柳」,是由梅毒螺旋菌(Treponema Pallidum)所導致的一種慢性性傳染病。好發年齡為25-34歲,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2023年活性梅毒通報病例男女性比約8:1。感染梅毒後,患者會於不同階段出現不同的病徵,可分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界線以一年為區分。梅毒即使痊癒,終生抽血都還是會顯示梅毒陽性,可能受到大眾異樣眼光,建議高風險族群定期進行性病檢查,保護自己與伴侶。梅毒早期症狀是什麼?如何自我檢測?

梅毒早期症狀

早期梅毒通常包括一期梅毒與二期梅毒和早期潛伏性梅毒,症狀如下:

第一期梅毒症狀(感染後 2~4 週或更久)

最早接觸梅毒的時間,也是傳染力最強的時候,會出現不痛不癢的潰瘍、硬性下疳與局部淋巴腺腫大。

  • 硬性下疳:在接觸處出現無痛性潰瘍。開始時為丘疹,不久即變為潰瘍,多為單個病灶,潰瘍界限分明,表面呈肉紅色糜爛,不易出血,觸感就像皮膚下藏了一顆鈕釦的感覺,故有硬性下疳之稱。按壓後有組織液滲出,液體中帶有大量的梅毒。好發於男性陰莖上任何部位,女性則好發於陰部,亦可能生於身體任何部位。
  • 局部淋巴腺腫大:隨硬性下疳出現不久即發生局部淋巴腺腫大,淋巴腺腫不痛,無壓痛感,堅實似橡皮,各自單獨存在不相結合,不與皮膚或皮下組織沾連。

第二期梅毒症狀(硬性下疳出現後 4~6 週)

硬性下疳出現後 4~6 週會逐漸消失,而梅毒螺旋菌已從淋巴結進入血液並散播全身,以致全身組織器官全受影響,並能出現全身性症狀;尤其以「皮疹」為二期梅毒最常見症狀,因外觀與多種其他皮膚疾病類似,容易導致誤診,不可不慎。二期梅毒症狀包括:

  • 不痛不癢的皮疹,包括斑疹、丘疹、脫屑性丘疹及膿疱。

  • 全身性淋巴腺腫
  • 頭痛
  • 倦怠噁心
  • 發燒
  • 體重減輕
  • 肌肉、骨骼及關節疼痛,尤其在晚上更嚴重。

二期梅毒症狀經過數週到 1 年長短不定之時期會自動消失,而進入潛伏性梅毒期。在這段時期內,復發性皮疹及黏膜病灶可能再度出現,造成復發性梅毒。

梅毒晚期症狀

第三期梅毒屬晚期,三期梅毒通常發生於感染後 3~7 年,不少病患未曾經過一期或二期梅毒即進入三期梅毒。

安笙婦產科說明,三期梅毒最常遇到的狀況是「梅毒腫」,如同腫瘤般的突出物,常出現在皮膚和肌肉骨骼組織間,通常梅毒腫會入侵至心臟、腦神經等處,導致發生的狀況多元且嚴重,可能出現的症狀有:失明、耳聾、記憶喪失、神智不清,嚴重的話甚至出現心臟病等有重大生命危險的疾病。

梅毒是如何感染的?傳染途徑一次看

傳播途徑1:危險性行為

梅毒主要透過無套性行為,包括經由陰道交、肛交或口交等性行為之緊密接觸為傳染之主要途徑、傷口直接接觸到皮膚或黏膜病灶之分泌物、體液及其他分泌物(如精液、血液、陰道分泌物),最具傳染性。

傳播途徑2:血液傳染

經由輸血、共用針頭、針具等方式傳染。

傳播途徑3:母子垂直感染

懷孕初期未接受適當治療,會透過胎盤傳染給胎兒,造成新生兒感染先天性梅毒,嚴重甚至會導致死產或死亡。

一般感染早期最具傳染性,特別是具表皮病灶的第一期、第二期梅毒,愈晚期傳染性則愈弱。

梅毒潛伏期多久?

10~90 天,通常約為 3 週。

哪些人容易得到梅毒?

大多數的性病來源於不安全的性行為,安笙婦產科說明3大好發族群:

  • 不安全性行為:指的就不戴保險套,喜歡肛交、口交等傳染機率較高的性行為。
  • 多重性伴侶:無法確認每個伴侶的健康狀況,所以這種人會比一般人還高機率獲得梅毒。
  • 新生兒感染:此種狀況相對比較少見,通常會出現這個狀況都來自於母親帶有病原體並傳染給胎兒。

梅毒自我檢測

若屬高風險族群或出現疑似梅毒症狀,建議直接前往皮膚科、感染科或性病專科就診,以獲得專業診斷與治療。也可選擇使用市售的梅毒螺旋體抗體自我檢測包,採集少量血液後測試血液中的梅毒螺旋體抗體,以進行初步篩檢。但需注意,自我檢測結果僅供參考,若呈陽性或持續有疑慮,應儘速就醫確認並接受適當治療。

梅毒如何治療?會好嗎?

梅毒越早治療效果越好,且建議攜帶性伴侶一起就診檢查、治療,梅毒常見的治療藥物如下:

注射「盤尼西林」

顧家醫療撰文指出,針對一期、二期或感染小於一年的梅毒,肌肉注射一劑抗生素「盤尼西林」即可產生足夠的藥效濃度可維持兩周:晚期梅毒或是感染期不明的患者,則是於第7天和第14天再各追加一劑(共三劑)盤尼西林。不過若有以下狀況就不適合注射:

  • 藥物過敏風險:盤尼西林是美國通報最多造成過敏的藥物且高達7-10%的人口會出現過敏反應,須謹慎使用
  • 害怕打針
  • 不想要手臂痠痛感的人

口服「多喜黴素」

多喜黴素是醫學界用來替代盤尼西林的首選,已行之有年。100毫克的多喜黴素每天口服兩次,療程 14 天,有國際試驗證實早期梅毒服用的話治癒率是100%、即使是二期才服用也有96%的成功率。針對晚期梅毒,藥物無法逆轉梅毒對身體已造成的傷害,所以建議民眾一有覺察不對勁就要盡速至院所進行檢測。

梅毒治療後多久可以性行為?

在治療期間應避免性行為直到療程結束、並且抽血結果正常為止。通常感染1年內的梅毒療程大約2週,超過1年則是3或4週。

梅毒預防方法

1.進行梅毒篩檢

懷孕婦女須配合孕婦產檢時程,應於第2次產檢(妊娠未滿13週,建議於妊娠第12週以前)及第8次產檢(妊娠29週以上,建議於妊娠第32週)進行梅毒篩檢。

2.避免多重性伴侶

避免多重性伴侶或與性生活史不明之對象發生性行為。

3.正確使用保險套

進行性行為時,請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若需使用潤滑液,應選用水性潤滑液,不可使用嬰兒油、乳液等油性潤滑液,以免破壞保險套材質。

4.出現不適立即就醫

有任何不適症狀,請立刻就醫,一旦確診,請攜配偶、性伴侶或性接觸者就醫,接受性傳染病之相關衛教諮詢、檢驗及治療服務,以及早發現及早接受治療,避免來回重複感染。

延伸閱讀
性行為危險程度分4級!醫曝「高危險6行為」恐增性病感染風險:口含嘉明、無保護措施都入列
他「下體狂流膿」,女友半年沒見也染性病,竟是因「1習慣」!醫師:女性有2症狀要小心

參考資料:疾管署梅毒防治作業指引疾管署疾病介紹顧家醫療安笙婦產科

責任編輯:曾耀儀
核稿編輯:林勻熙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字級100%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