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新藥「欣智樂」亞東醫院首例施打!誰能打?用藥條件、治療費用一次看

衛福部已核准兩款針對早期阿茲海默症的創新針劑「樂意保(Leqembi)」與「欣智樂(Kisunla)」。亞東醫院率先全國,完成首例新藥「欣智樂」施打。
臺灣失智人口突破35萬人,其中七成為阿茲海默症患者。隨著疾病日益高齡化、年輕化,如何延緩退化、維持生活品質成為重要課題。衛福部已核准兩款針對早期阿茲海默症的創新針劑「樂意保(Leqembi)」與「欣智樂(Kisunla)」。亞東醫院率先全國,完成首例新藥「欣智樂」施打。接受治療者為一名83歲女性,屬於早期阿茲海默症個案,經過完整檢查與評估後,成為全臺首位於醫學中心接受此創新療法的患者。
阿茲海默症新藥「樂意保、欣智樂」有助延緩病程
本次獲准的「樂意保」與「欣智樂」,為單株抗體類藥物,透過清除腦中致病的類澱粉蛋白,從源頭延緩神經退化,是臺灣20年來首次引進針對阿茲海默症病因的治療新藥:
- 樂意保(Leqembi):由日本衛采與美國百健共同研發,每兩週施打一針,1年半後可延長為每月施打一次。類澱粉累積較低的早期患者可減緩至51%。約延緩3年進入中重度的時間。
- 欣智樂(Kisunla):由美國禮來開發,每月施打一針,研究指出約66%患者在1年後可完全清除類澱粉蛋白;其餘則需約1.5年。部分患者在清除後可暫停施打,但仍需定期追蹤。有助降低50%進展到中度失智風險,或延緩病程約4-5年。


▲阿茲海默症新藥「欣智樂」。(圖/亞東醫院提供。)
阿茲海默症新藥「樂意保、欣智樂」怎麼打?要做哪些檢查?
甄瑞興主任強調,兩款藥物皆為靜脈注射,且須於醫院施打;治療前完成:
- 澱粉樣蛋白正子攝影(PET)
- 腦部影像檢查(MRI)
- APOE基因檢測等評估。
臨床數據顯示,極少數患者可能出現腦水腫或點狀出血,須搭配影像監測,以確保療程安全。
阿茲海默症新藥「樂意保、欣智樂」適用條件、費用一次看
阿茲海默症新藥針對有風險對象進行施打,適用條件如:- 1年內曾有中風或癲癇發作病史;
- 同時攜帶APOE(ε4/ε4)基因者;
- 或正服用抗凝血劑者皆屬高風險族群。
臺灣目前推估約有13萬名患者符合「早期阿茲海默症+類澱粉蛋白陽性」的用藥條件,但因治療費用約每年新臺幣100至150萬元,實際可施打人數仍受限。
目前亞東醫院已有十多位早期失智患者完成完整篩檢,其中六、七位符合條件,正與醫師討論是否啟動療程。甄瑞興主任補充,新藥不是萬靈丹,而是醫療進展的一步。我們要讓病人與家屬知道,有效治療是一段路,還需搭配生活照護、心理支持與長期追蹤,才能真正發揮意義。


▲亞東醫院甄瑞興主任說明,患者為輕度認知障礙,經評估符合新藥條件,正值介入黃金期,盼延緩退化、守住有尊嚴的清醒生活。(圖/亞東醫院提供。)
需經完整醫療評估才能打!醫:把握藥物介入「黃金時機」
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醫師表示,首例新藥欣智樂的施打患者雖年事已高,但日常生活功能仍良好,能獨自搭乘大眾運輸、處理家務,甚至在家協助照顧患有失智症的配偶。她因發現自己出現健忘、重複提問等異狀,加上家中已有失智案例,主動前來就醫檢查。
經初步評估,患者認知功能障礙檢查(CASI)為92分(滿分100分)、簡易心智量表(MMSE)為29分(滿分30分),顯示為輕度認知障礙。後續經核磁共振、正子斷層掃描(PET)與基因篩檢,確認其腦中已有類澱粉蛋白沉積,且符合新藥的適應症條件。甄瑞興主任指出,這正是藥物介入的黃金時機。新藥的目的不是逆轉記憶,而是延緩退化,延長患者維持日常生活能力的時間,守住清醒且有尊嚴的生活品質。
延緩的不僅只是疾病,而是記憶裡的熟悉日常
家屬表示,雖然新療法的治療費用不低,但考量母親目前仍能獨立生活,決定積極嘗試新藥。她也分享,媽媽每天都會自己安排行程,完成家務、照顧爸爸,這樣的生活對她很重要。雖然我們知道這不是神藥,但只要能讓她維持現在的狀態久一點,對我們全家來說就是值得的。
這份理性又溫柔的期待,也反映許多家庭面對失智症時的無奈與盼望,他們從不是祈求奇蹟發生,只盼能多保留一些熟悉的日常與親情互動。對多數照顧者而言,只要長輩還能記得家人名字,或是能一起吃頓飯,都是值得珍惜的片刻。


▲家屬表示,雖然新藥費用不低,但希望媽媽能多維持現在獨立生活的狀態,決定積極嘗試。(圖/亞東醫院提供。)
跨出關鍵一步,為臺灣失智症迎來新里程
這次新藥的施打,象徵臺灣在失智治療邁出重要一步,也展現亞東醫院團隊在照護整合、精準醫療與病人需求之間的努力實踐。未來,隨著藥物選擇的多元化、診斷工具的普及,以及社會對失智照護意識的提升,臺灣將更有能力與失智共處,讓患者及家屬共同走過更穩定、更有品質的生活歷程。
甄瑞興主任也表示,失智照護並不僅止於醫療端的創新突破,也需要健全的政策制度、社區資源與友善環境共同支撐。讓記憶不再無聲流失,是我們堅持努力的方向。邱冠明院長強調,失智症不只是醫療議題,更是重大的家庭與社會挑戰。亞東醫院將持續發揮醫學中心責任,以整合性醫療模式,積極投入新療法引進與臨床應用,同時強化病人與家屬的教育與支持,推動失智診療、照護與家屬支持的全方位服務,攜手社會共同打造對失智友善的醫療與生活場域。醫療的進步,不應只有藥物上的創新,更應從政策制度、社區網絡到醫院服務全面整合,讓每位失智患者與家庭都能走得更穩、更有希望。


▲阿茲海默症新藥說明。(圖/亞東醫院提供。)


▲亞東醫院邱冠明院長表示,率先施打阿茲海默症新藥是重要里程碑,盼結合新藥與整合照護,提供更有尊嚴的治療選擇(圖/亞東醫院提供。)
資料來源:亞東醫院提供
責任編輯:曾耀儀
核稿編輯:陳宛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