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石引發急性發炎,容易危及生命

膽囊結石需要割膽治療?

2012-06-25

台北地方法院審判長李英豪,多年健檢做腹部超音波,皆發現有膽囊息肉,當膽囊息肉有一公分大小時,便開刀摘除膽囊,但病理檢查後發現有慢性膽囊炎、細砂型膽囊結石,卻沒有膽囊息肉,且手術後吃最愛吃的紅燒蹄膀會腹瀉,因而怒告五名健檢醫師及動刀醫師。

膽囊是位於肝臟下方的梨狀器官,主要功能是儲存及濃縮膽汁,大小從二到二十公分不等,越是發炎過的膽囊,體積會越小。膽汁剛由肝臟排出時是淡黃色,經膽囊濃縮後會變成深黃色或墨綠色,當人吃下含油脂量高的食物時,即會刺激膽囊收縮,將膽汁經膽囊管、總膽管排入十二指腸來乳化脂肪,幫助消化。到底什麼情況下,才會考慮割除膽囊?以下是黃清水醫師的問診。

Q:膽囊為何會結石、長息肉?

A:膽結石的形狀可小如細砂,也可能大到八公分以上,形成的原因,與個人體質及日常飲食習慣,影響到與膽汁中的膽固醇、卵磷脂,以及膽酸鹽比例有關。

以膽結石中最常見的膽固醇結石為例,若膽汁裡的膽固醇過高、膽酸鹽過少,就較容易沉澱、結晶成膽結石,且膽固醇成分越高,膽結石的顏色越亮麗。

若膽結石卡在膽囊的出口,阻礙膽汁的進出,即會引起膽囊內壓力增加,患者可能會在吃完大餐或油膩食物後數小時,出現持續性的上腹部或右上腹疼痛,發作時間從三十分鐘到數小時不等,疼痛有可能會延伸到右背部、胸前、右肩,發作頻率可從數年一次到天天都痛,有時會容易誤認為是胃痛或冠狀動脈心臟病。

當膽囊出口持續阻塞,讓膽囊壁黏膜受損,造成細菌性感染,即會進展成急性膽囊炎。而膽囊息肉的定義是膽囊黏膜上有大於○•一公分的明顯凸起,八成五的膽囊息肉是因膽固醇沉澱在膽囊黏膜,可與膽結石同時並存,但要小心的是約有一成五的息肉是良性或惡性腫瘤,尤其是在年紀較長者,有單一、超過一到一•五公分以上的息肉,比較有可能是膽囊癌,這是一種少見,易轉移到肝臟、局部淋巴結及腹膜的惡性腫瘤。

1
2
3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