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物「怎麼加」才重要
基本上,只要是有經過認證的食品添加劑,在建議使用範圍內,可以不需要擔心會對身體有什麼危害。當然,所有東西「長期大量攝取」,都一定有傷害。
有時候會看到酸民說「你說沒問題,不然你自己天天吃、吃一年試試看啊!」但是正常情況下,誰會這樣吃呢?況且所謂的「日積月累」,了不起就是120年,每天3餐,總共13萬頓左右。如果在這種「巨大攝取量」之下,還是未達到造成傷害的下限,那所謂的「日積月累恐怕會造成傷害」也只是恫嚇大眾的話術而已,沒有任何實質意義。
面對這個事件,重點應該是放在:食品添加物有沒有經過認證?有沒有添加過量?有沒有攪拌均勻?或是去問,製作食品添加劑的原料來源,是食用還是工業用?全成分表是否全部揭露?有沒有過期?保存是否適當?
只要確認以上幾點沒問題,基本上,這就不是個食安事件,頂多算是媒體「愛之深責之切」的烏龍爆料。也希望藉這個例子,促使各主要媒體以後在揭弊時,可以認真多做功課,而不是見到黑影就開槍,造成無謂的恐慌。
每次寫到這,都覺得是老生常談:不想吃食品添加物,可以多吃「食物」而不是「食品」;而均衡飲食、正常作息、多運動、補充適當水分,也都可以促進代謝速度。當然隨時以審慎、邏輯思考的態度看待每一則資訊,才是最重要的。
大家安心在餐廳、自助餐吃白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