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內臟脂肪」第一步,就是整頓腸道!消化外科醫師點名:「4種整腸食物」只要吃1週就有效

良醫讀書會良醫讀書會 撰文者: 石黑成治2021-06-08

體內脂肪是身體狀況的警示燈

人的身體是一個有機的集合體。因此,體內的器官沒有任何一個能夠獨立運作。激素(hormone,也稱作荷爾蒙)和傳導物質(細胞激素、神經傳導物質),都是藉由數量繁多的微生物所組成的網絡(人類微生物群系)連結在一起。如果你覺得頭痛的原因是出在腦部,膝蓋疼痛就是膝蓋出問題的話,這樣的想法是不正確的。就算甲狀腺的功能出了狀況,也不全然都得歸咎於甲狀腺。

疾病往往都只是冰山露出的一角而已。我們看見的只是能辨識出的疾病而已,至於疾病真正的成因,大部分都潛藏在水面下,而所謂真正的成因就是「慢性發炎」

當我們體內出現慢性發炎症狀,身體許多地方就會出現異狀。除了消化吸收、激素和免疫系統會出現問題之外,更會引發各種機能不全的情況。有些人會因此出現高血壓、脂肪代謝異常、血糖值升高、骨質疏鬆、憂鬱症,甚至是癌症等症狀。此外,慢性發炎還會阻礙免疫細胞發揮作用,讓人容易傷風感冒。

慢性發炎並不需要透過抽血檢查才能得知,最簡單的檢測方法就是觀察體內是否囤積過多的內臟脂肪。如果你的體內囤積著大量的內臟脂肪,那肯定就有慢性發炎的症狀,這是因為慢性發炎會讓人身材走樣,而且很難瘦下來。除此之外,還會降低人體天生所具有的免疫力。

從2020年2月起,新冠肺炎病毒開始肆虐全球。世人無不畏懼這種病毒的傳染力,以及它所造成的重症比率(進入加護病房或死亡)。電視上不斷播放世界各地因全球大流行而陷入恐慌的狀態。日本社會也深受這種未知病毒的威脅。

你的身體,是由你吃下肚的食物構成的
改善腸道狀況,就能減掉內臟脂肪

脂肪細胞中如果堆積越多中性脂肪的話,就會持續釋放出發炎性的傳遞物質(細胞激素)。所謂的減肥成功,指的是排出脂肪細胞中過剩的中性脂肪,使其恢復到原來的大小,並且不再出現發炎的症狀。腸漏症的現象,不只表示身體各處其實都有發炎狀態,也顯示出腸道菌的組成出現混亂的情況

有些人為了要改善腸內環境,會食用含有豐富比菲德氏菌和乳酸菌的優格或納豆等發酵食品,又或者是服用具有乳酸菌成分的保健食品。然而各位應該要知道,這些看起來對自己身體有益的事情,對某些人來說,有時候反而帶來反效果。

本書第四章第三節曾介紹過小腸細菌過度增生,有這種症狀的人如果吃了發酵食品或含有乳酸菌配方的藥品,反而會讓腹部的症狀愈加惡化。對腸道菌的平衡已經出現問題的人而言,增加腸內的菌類是一種危險的行為。這和把魚放到汙濁的河川裡,魚兒們就無法生存的道理一樣。把好菌放進骯髒的腸道內,是不會帶來任何效果的。因此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應該是把河川弄乾淨,也就是清洗腸內。接著來說明實踐的方法。

要重整腸內環境,可以使用傳統醫學上用於改善腸道狀態的藥草或食物,把腸裡的壞菌一掃而空。以下四種東西可以選擇:

1
2
單頁閱讀
良醫讀書會

良醫讀書會

查看全部

合作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