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醫生會越來越慘?九個問題,打醒你的醫師夢



近年來關於醫療困境的新聞屢見不鮮,所以常有家長或年輕的同學憂心忡忡地來信詢問關於未來從事醫護工作的問題。讓我將這些提問稍作整理,也一併回答大夥兒對於現今的醫療常有的疑惑。
問題一:人家都說風水輪流轉,凡事到了「谷底」就會反彈,所以長輩都鼓勵我去當醫生,甚至走外科。這樣的說法正確嗎?
錯誤,大錯特錯!
十幾年前就有人在鼓吹:「外科、婦產科正處於谷底,要趕快進場!」
如今殘酷的事實告訴我們「凡事都可以更悽慘」。十幾年來婦產科醫師的數量幾乎零成長,平均年齡反倒多了好幾歲。住院醫師的數量極度短缺,也勢必得負擔更龐大的工作量。
情勢非但完全沒有好轉,更諷刺的是當年的「谷底」在今天看來根本就是「高點」。
為什麼不會反彈呢?
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台灣的醫療是徹底的「計畫經濟」,所有的條目皆由政府直接定價,當然不存在所謂的「供需法則」。無論婦產科醫師有多麼稀有珍貴,都不會有反彈的一天。
這暴露出一個實施「計劃經濟」的重大缺點,就是我們能在短期內享受廉價的好處,但就長期而言,卻將付出了龐大的代價。
在「計畫經濟」的體制下期待「谷底反彈」,絕對只是個癡心妄想。
正如同股票市場沒有反彈的義務,雞蛋水餃股有一天會變成全額交割,然後自動下市。
問題二:不會這麼糟吧,內、外、婦、兒、急診科都這麼重要,怎麼可能沒有醫師?
是的,政府不會容許這些科別沒有醫師,畢竟提供醫療服務是政府的責任與重要的政績。

志志的醫界奇觀
查看全部網誌:《外科失樂園》 http://www.chihchih.net/
粉絲專頁:http://www.facebook.com/chihchihworld
電子郵件:chihchihworld@gmail.com
著作:
2007《外科失樂園》平裝本出版社(筆名:小志志)
2012《刀下人間》時報文化出版
2012《醫療崩壞─沒有醫師救命的時代》貓頭鷹出版(合著)
2012《醫療崩壞─烏托邦的實現與幻滅》華成出版
2013《公主病,沒藥醫!》華成出版
2013《護理崩壞》貓頭鷹出版(合著)
2013《刀下人間》盛大文學出版(簡體版)
2013《臺灣的病人最幸福》臺灣商務出版
2013《玩命手術刀:外科史上的黑色幽默》商業周刊出版
2014《臉紅心跳的好色醫學》貓頭鷹出版
2014《肚子裡的秘密》臺灣商務出版
2015《醫龍物語》活字文化
2015《臉紅心跳的好色醫學2》貓頭鷹出版
2015《圖解婦幼生活醫學:日常保健一看就懂》木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