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提到的Bacteremia(菌血症)、Sepsis(敗血症)、SIRS(全身性炎性反應症候群),醫師在說明病情時可能會使用「感染」、「發炎」、「長細菌」、「發燒」、「白血球增加」等含意相近的詞彙。卻也因為如此,常會聽家屬抱怨:「我們找了好幾個醫生,看一個講一種,講的都不一樣,我爸到底是得什麼病?」更有人氣憤地說:「都是之前的醫生誤診,亂講一通。」
語言上同義,近似的詞彙有太多太多,這更是凸顯了「專業術語」存在的重要性,而搞懂這些個術語的背後,往往又需要更廣泛深入的知識為基礎,絕非用手指輕鬆Google兩下就能解決。一知半解的狀況下,誤用或濫用這些個「行話」,更會讓事情雪上加霜。硬著規定在病歷上寫中文,非但無濟於事,更萬萬強求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