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萬元做過敏檢測,還是沒有用》過敏科醫生:不用花大錢,最好的方法是...
食物過敏常讓人摸不著頭緒,明明已避開了過敏原,但開心聚餐後皮膚竟開始紅腫癢?到底要避開多少會引發過敏的食物?需要自費做過敏原檢測嗎?
「為什麼與朋友聚餐,吃到一半就忽然全身紅癢了起來,是什麼食物讓我過敏?以前吃這些東西不會這樣啊!」這個狀況你遇過嗎?過敏原有時來得突然又莫名,到底對什麼東西過敏?過敏原怎麼找,讓醫師告訴你!
成長中的孩子
別為了避過敏因噎廢食
曾任馬偕醫院小兒過敏科主任的聖康診所院長黃立心引用馬偕醫院對3000多名2~18歲過敏兒做的研究報告指出,超過八成的人對塵蟎過敏,僅二至三成的人對食物過敏,其中有些人對兩者都過敏。
黃立心醫師分析,對「大部分」2~18歲的孩子來說,塵蟎是最普遍的過敏原,第二才是食物;有鑑於此,發育中的孩子,營養與致敏性兩相權衡下,除非是嚴重過敏,否則飲食不必太限制,只要遵循「均衡吃」、「慎選來源」兩大準則即可。
過敏常見的3種症狀是: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氣喘,俗稱「過敏三部曲」;也就是嬰、幼兒常先以異位性皮膚炎顯現,若體質未改善,接下來易變成過敏性鼻炎,最後可能變氣喘,其中氣喘是過敏兒家長最憂心的情況,也有些過敏兒身上同時存在上述兩或三種症狀。
異位性皮膚炎
並非都是飲食誘發
誘發過敏的原因,究竟是環境(塵蟎、灰塵、動物毛……等)或食物,跟誘發何種疾病沒有關聯,不是塵蟎只會誘發氣喘,或飲食只會誘發異位性皮膚炎。即便父母是過敏性鼻炎,小孩被遺傳了過敏體質,也不一定是以鼻炎方式表現。
過敏的症狀很多,除了常見的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氣喘,還有較少見的症狀,例如:眼睛癢、便祕等。因診斷較複雜,有時若不是向專業的小兒過敏科醫師求診,就可能被錯診為其他病症,導致治療效果不彰。
那麼要如何找到過敏原?通常急性過敏發作,經醫師診斷可用健保給付檢測「急性過敏原」,大多數氣喘兒驗出的都是塵蟎,若是食物,種類就因人而異,通常先針對塵蟎下手,就能大為控制發作的程度及頻率。
食物過敏原怎麼找?
「實測法」最準確
若想了解到底對哪些食物過敏,黃立心醫師建議「食物試吃法」。作法是懷疑某樣食物可能致敏時,先不吃這食物,2~3周後再慢慢開始吃,每次吃足「10克蛋白質」的量,例如:每次喝足200毫升牛奶,或吃足相當於大人三支手指頭寬度的肉。要注意一次只能試一種,可做飲食紀錄以免遺漏細節。
若不吃後氣喘症狀好轉,開始吃,過敏症狀又恢復,就很可能是過敏原,以後應少吃,或2~3個月暫時不吃,以便舒緩過敏症狀。若擔心蛋白質不足,可用其他蛋白質來源替代。若停食及復食過程中,過敏症狀沒太大變化,就表示這項食物目前是安全的。
這方法不僅可用於氣喘兒,只要疑似過敏造成的症狀,如:皮膚炎、過敏性鼻炎、眼睛癢、常流眼淚、常便祕等都可使用;也不限於兒童,只要懷疑「食物」引起過敏,都可這樣測。另外,氣喘兒常併有過敏性皮膚炎或鼻炎,所有症狀可一併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