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環好,99%的病會自己好!日本名醫罹患腫瘤後親身忠告:3原則健走暢通血管

良醫讀書會良醫讀書會 撰文者: 小林弘幸2017-06-23

暢通無阻的血路才能成就健康的人生 

很冒昧地問一句,所謂的「健康」是什麼呢? 

我想大家的回答可能都是:「應該是沒有生病的狀態吧?」 

就某種意義來說這是正確答案,但說到底,就只不過是「沒有生病」罷了。就算沒有看得出來的病,身體也會隱約感到精神不振,肩膀持續僵硬,肌膚狀況不佳,睡眠品質不好之類的種種「不適」。 

我想,這種狀態應該很難稱之為健康吧? 

那麼我再問一次。 

所謂的「健康」是什麼呢? 

就我看來,健康是「血液流動順暢,全身細胞都有充足的養份供應」的狀態。 

我們的身體有60兆個細胞。這些細胞都靠流動全身的血液來供應各自所需的營養和氧氣。可是血液的循環會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變得遲緩,造成血液的品質惡化。結果,細胞的狀況也跟著惡化,進而導致了身體的毛病或不適。 

血液藉由血管反覆地擴張和縮收運行至全身,而這個擴張和縮收的機制由身體的自律神經掌管。其中,負責血管擴張的副交感神經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失去作用。 

結果,血管變得容易收縮,血液的流動速度也會越來越慢。一旦過度收縮,血流就會停滯,甚至會有阻塞的情況發生。血液中含有各色各樣可謂為「生命之源」的養份、荷爾蒙和免疫細胞等等,一旦自律神經失調了,血液的品質也會跟著惡化。 

去年秋天我的身體也出了一些狀況,它讓我自己有了更切身的體悟。 

開始著手準備此書的第14年秋天,我的食道在某天發現了異物。我的家族原本就有胰臟癌的病史,所以胰臟對我而言是檢查不可或缺的項目,但像食道、十二指腸這些所謂的「上消化道」系統,老實說,我自認自己是免疫的。 

可是,在我接受檢查的時候,還真的就碰巧發現了腫瘤。醫生用內視放大鏡觀察這顆腫瘤,根據血管的分佈狀態,他判斷應該是癌之類的東西,我當下背部直冒冷汗。 

所幸兩天後有時間我立刻開刀切除。經過組織切片檢查得知是良性腫瘤,我終於放下了心頭的大石。假若它是「惡性的」,也就是所謂的「癌症」,而我又不像平常一樣定期接受檢查的話,一年之後它就會從早期癌症變成進行癌,五年的存活率就剩下20%了。 

雖然身為醫生,長期處在生死交關的環境中,但這是我第一次對生命的短暫有了種種深刻的感觸。在此同時,想到被真的診斷出癌症的人或是被告知剩幾年可活的人,他們所受的打擊之大,我也覺得:「自己這麼幸運卻還不懂得轉念、不知道變通,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為了不造成誤解,我還是強調一下,我並不是要大家不去面對現實,逃避現實。如果把這些打擊完全擋在門外,它會轉變成莫大的壓力,對心靈和身體都容易造成另外的不良影響。 

因此我才想到,罹患重病的人或是憂心忡忡的人會不會就是有些什麼過不去、想不開的地方,所以反而危害了身心的健康呢? 

根據我們的研究數據顯示,人一旦有擔心或討厭的事發生,其末稍血管就會緊縮,血流滯行的情況就會變得很明顯。換句話說,懂得變通與否和血液循環狀況是息息相關的。 

血流順暢的人就算承受壓力,血液中的壓力因子也會被血流推著走,所以凡事比較容易變通,而凡事懂得變通人因為血管是舒張的,所以血液的循環自然可以順暢無阻。 

而且,一旦變成「通順的人」,人生也會變得不同。 

說來有些丟人,我前不久因為某個人的無禮行為發了一頓好大的脾氣。隔天那個人一看見我,就立刻跑來為自己前一天的失禮道歉。這個時候如果換做是以前的我,一定會對他嚴懲不貸。他昨天說的話是多麼地過分,我因為這些話是如何地不快,這些怒氣會一下子全部爆發出來。 

可是,就連我都覺得自己變了,當時我說了一句:「沒關係啦!」這件事就這麼很自然地過去了。 

這大概也和我曾經「疑似罹癌」有很大的關係吧?我當時的想法是已經結束的事就算再怎麼耿耿於懷也於事無補,如果一直執著在過去的事情上,對血液循環也不好。 

1
2
單頁閱讀
良醫讀書會

良醫讀書會

查看全部

合作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