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息肉非切不可?胃腸科醫師:切息肉前,你該知道的5件事
定期大腸鏡檢加上息肉切除,是目前預防大腸癌最好的方式。隨著無痛大腸鏡的普及,人們對檢查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不過息肉切除畢竟屬於侵入性的治療,理論上還是有少許的風險;對於後續的照護,甚至保險的申請,也是很多人關心的內容。
今天我們藉由 Q&A 的方式介紹大腸息肉切除,希望能讓大家不再害怕,更清楚後續的照顧,讓更多需要的患者,都能寬心接受適當的檢查與治療。
1. 大腸的息肉需要全部切掉嗎?
答案是:端看息肉的性質。大腸裡面最常見的息肉有兩大類,一類稱為腺瘤性息肉(adenoma),另一類則是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而腺瘤中還有一群很特別的存在叫做「鋸齒狀腺瘤」(sessile serrated adenoma),看看下面的圖,有沒有發現鋸齒狀腺瘤和增生性息肉長得很像?
事實上,醫界也是在最近的二十年以內才把兩者分開來;但重點是:腺瘤隨時間可能會變成大腸癌,所以必須要盡量處理掉。而增生性息肉不會變化,有時候還非常多顆,密密麻麻,全部拿掉不實際也不必要。(可參考本部落格:大腸鏡的小息肉,需不需要都拿掉?)
經由外觀、位置、大小以及其他影像強化的設備,能準確的分辨絕大多數息肉的性質;當然若有疑慮的時候,檢查醫師通常會選擇移除掉。例外的狀況是清腸狀況不佳、或是判斷風險較高、以及可能無法單純由內視鏡切除乾淨,可能選擇暫時不動,另選適合的方式處理。
2. 切息肉痛不痛?一次最多能切幾顆?
基本上切息肉這個動作,不會有任何感覺。做大腸鏡如果會覺得不適,主要是和過程中的焦慮與鏡身進入時腸子的拉伸與扭結有關。腸胃道的神經位在較深的肌肉層,息肉切除一般只在表層的組織,所以不會有額外的痛楚。
理論上一次切掉幾顆息肉都無所謂,但實際上,切太多顆勢必會拉長檢查的時間,增加患者的辛苦;即使是麻醉大腸鏡,麻醉時間過長也是增加不必要的風險;其次太多處傷口,未來出血或併發症的機會可能也會增加。雖然醫師也希望盡量在同一次檢查中徹底幫患者處理,但也必須考慮到前述的因素。
實務上如果初次檢查發現多顆息肉,您的醫師在檢查前(麻醉性)或檢查中(非麻醉)會與您確認處理到什麼程度,通常一次處理個三五顆已經不少。如果本次大腸鏡就是為了治療前次發現的息肉,則就另當別論,應會盡量徹底處理。
3. 息肉怎麼「切」,保險如何請?
這個問題看似是醫師才需要關心的事,但不只常常有人好奇的問起,甚至還與申請保險有關!大致來說,根據息肉不同的形狀與大小,有兩種最主要的方式把息肉拿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