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失敗原因百百種,嘴饞最常見!靠「這方法」竟能抑制食欲,減重權威點名「1飲食法」,心態對了就能瘦

減重失敗的原因百百種,其中常見的原因是「嘴饞」,心理諮詢師會先了解患者進食的時間點及展開飲食記錄,從中尋找「嘴饞」的動機。

減重想成功達陣 仰賴心理諮商神助攻

在台灣,幾乎每兩個人就有一人有肥胖身材,在我們的體重管理中心裡,提供全方位的減重服務計劃,除了西醫、中醫之外,也有心理諮詢門診可供患者選擇,其中一位營養師李佩芬亦提供心理諮商的門診服務,她認為通常在減重的過程中,心理因素是不容忽視的一環,加上每個人的目的不同,運用方法也不盡相同。

心理諮詢找到減重動力

每個人減重的目標不同,所抱持的態度也大相逕庭,因此,當患者透過心理諮詢門診來尋求減重解方時,每次療程亦以客製化需求為主,例如有隔周、三周或一個月諮詢一次,主要是藉由心理諮詢師協助患者找到減重的內在動機,以及維持瘦身的核心動力,如此一來,才能真正堅持下去而不再復胖。

尤其當患者長期處在高壓環境下,往往會選擇「吃」來紓壓,長期下來易對身體造成負擔;因此,即會建議患者不妨在進食之前,運用正念飲食來檢視自己為何要吃食物,藉由觀想食物的過程中,不只是品嚐食物的美味;久而久之,運用正念飲食便會降低狼吞虎嚥、囫圇吞棗般地進食習慣,進而運用五感來品嚐每一口食物的滋味,若能保持下去,最明顯的改變是發現自己似乎不用再吃下原本的食量,只需一半甚至更少,依然能有飽足感,當進食不再成為機械式的吞下食物時,也有助於養成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

「停滯期」是減重過程最考驗患者意志力的時刻,不少患者一旦無法突破「停滯期」的障礙時,非常容易選擇放棄,然而一旦放棄,「復胖」即是必然結果,面對周而復始的減重、復胖等相同歷程,對患者的身體長期下來也會造成極大傷害;因此在諮詢過程中,心理諮詢師大多會建議患者,勿把減重當做唯一目的,而是建立良好的健康習慣,如此一來,減重自然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養成健康進食 比減重數字更重要

很多人有吃消夜的習慣,難改惡習也不容易戒,因此,心理諮詢師通常會建議患者先聽話照做三個月,即使一開始不適應,可以先用替代方案取代,例如把炸物換成蔬果,在時間累積下,隨著體重漸漸有效下降時,便會累積成就感,進而願意改變早已習以為常的消夜行為。

減重失敗的原因百百種,其中常見的原因是「嘴饞」,心理諮詢師會先了解患者進食的時間點及展開飲食記錄,從中尋找「嘴饞」的動機;透由過去的飲食記錄裡,找到想吃食物的動機及品嘗美食的情緒,而不是一味地禁止嘴饞行為。長期下來,在過去飲食記錄的追蹤下,有助於發現個人飲食的慣性模式,換言之,覺察到長久養成的飲食習性,才能改變行為,培養健康的飲食思維及行動力。

用意志力控制食慾

很多減重患者,如何藉由強化意志力來克制食慾呢?每當饑餓感出現時,是可藉由心理來克制飲食份量,使食物進到小腸後,一樣產生足夠的腸泌素來告訴大腦停止進食,由此可見生理上的饑餓感,其實是可以被心理因素或是意志來達到一定程度的阻止。

換言之,食物進食的種類也會進間接影響到「飽足感」,例如吃進高澱粉、高糖的食物後,進食後胰島素會大量分泌,由於胰島素會在中樞神經會增加熱量消耗,達到抑制食欲的效果,但過多澱粉跟糖類攝取,卻易造成熱量上升、脂肪堆積的反效果,因此,在食物的選擇上,還是需要搭配與專家討論,才能達到均衡飲食的效果。

核稿編輯:陳宛欣

減重之王 偉偉道來

減重之王 偉偉道來

查看全部

王偉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院長室 副院長
/君蔚國際醫療中心 主任
/手術室 主任
/一般外科 主治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院/外科學科 教授

認證
- 外科專科醫師
- 臺灣消化外系外科專科醫師
- 中華民國大直腸外科專科醫師 - 臺灣內視鏡外科醫學會醫師
- 臺灣肥胖症醫學會專科醫師
- 臺灣代謝及減重外科專科醫師

會員資格
- 台灣消化系外科醫學會/現任理事
- 台灣內視鏡外科醫學會
- 台灣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現任理事長 -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現任理事
- 台灣外科醫學會
- 台灣減重之友協會/榮譽理事長
- 台灣外科代謝營養學會/現任理事
- 健保署審查委員

主治專長
- 一般外科 胃癌手術 腫瘤外科 - 消化外科
- 腹腔鏡手術
- 代謝及減重手術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