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父母選擇用藥物治療過動兒,台灣會跟進嗎?

撰文者: 陳豐偉2013-10-09

這兩年來,過動症藥物,主要是知名的「利他能」與利他能衍生物,在歐美主要國家使用量大增的新聞,持續出現。

英國在1999年開出158,000次利他能處方,到2010年暴增到661,483次,11年前的四倍。有些英國醫師還喜歡替中小學生加上抗憂鬱劑的「雞尾酒療法」,儘管這種開法並沒有嚴謹的風險評估。

現在歐陸首強的德國,如果從1990年起算到現在,兒童、青少年過動症用藥,成長184倍。即使只從2000年開始計算,使用量也成長四倍以上。

所有的成長數據出現在主要歐美國家:加拿大、澳洲、荷蘭、比利時、北歐、紐西蘭、西班牙。只有哲學大國法國,跟文化古國義大利,持續堅守自己的信仰,用嚴格的標準限制用藥。

台灣人最關心的近鄰韓國,也跟上歐美腳步。每年因為過動症看診的韓國兒童、青少年,從2002年的16,266人,2007年的48,095人,成長到2011年的56,957人,用藥人數跟著成長。如同世界其他各地,韓國醫師也被批評會因為一些輕度症狀就開藥。

有段時間,美國跟深受影響的加拿大,就吃掉全世界90%的過動症藥物。在較早的世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研究裡,過動症的診斷與用藥,大致上跟國家的富裕程度成正比,只有美國例外,高高在上。

但這十年的趨勢是,西方國家除了法、義特例外,多數國家正在急起直追。美國的成長趨緩,其他國家正在靠攏。美國人吃掉的過動藥物,占全球的比例逐年下滑。而深受美國文化影響的台灣、南韓,也加入追趕的行列。

跨國研究顯示,如果用相同的診斷標準,多數國家的過動症狀盛行率都差不多,平均5%,即使是阿拉伯國家也是如此。但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過動症狀的表現,與社會的接納、應對方式,還是會有民族、國家之間的差異。

如果因為經濟富裕,父母有餘裕帶小孩接受過動症的診斷與治療,盛行率逐年上升,這很合理。但西方國家卻是盛行率緩緩上升,服藥比例高度成長。照理說,症狀嚴重、不靠藥物難以改善的患者,會比較早進入醫療體系。較後期進入醫療系統的患者類型,應該會稀釋用藥比例。如果像台灣、韓國,全民健保規模較小、社會福利不健全,父母不得不選擇用藥,或許還勉強有道理。像英國、德國、北歐、中歐國家,社會福利完整、覆蓋率高,中輕度症狀的過動病人還有許多非藥物治療模式可選,為什麼用藥比例還是暴增?

1
2
3
4
5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