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親情、友情的最大殺手:碎碎念

撰文者: 洪仲清2014-04-28

最近有一個新聞,是綁匪綁了一個94歲的阿嬤。阿嬤被綁上車後不停碎念,要綁匪改邪歸正,又因為阿嬤年事已高,身體痠痛,綁匪受不了就丟包了。

一個很會碎念的人,每天念、每天念,是真的有能力念到對方痛苦不堪,神經緊繃的。不過,不管是常念人的、被念的,在日常生活中,脫離不了這個僵局,都算是處在一個雙輸的困境裡。

「反正,他講他的,我就當作沒聽到…」

說實在話,類似的講法,我也聽了許多遍了。當一個人一直叨念,大概也是他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如果講一遍對方就能改變,那也不會有人想要叨念。

「我也不想這樣,念到我自己都覺得很煩了!」

當我跟另一方互動的時候,這也是常有的回應。不過,當叨念變成習慣,不僅僅是沒辦法將問題改善,還會破壞關係,增加新的問題。

沒有人喜歡被叨念,即便是喜歡叨念的人也一樣,

「我小時候就很不喜歡被念,我就很不想要長大變這樣…」這是我聽過一位家長的講法。

可是,透過叨念讓人產生精神壓力的方式,進一步希望他人產生行為改變,如果有效,那麼前幾次就會有效了。如果念了N次,對方還是無力回應,那麼這個「念功」,反而會把對方越推越遠。研究也顯示,碎念的效果真的不好。

如果雙方不得已,每天要處在同個屋簷下。那麼被念的那一方,為了維持自己的情緒穩定,就會非自主地把自己的耳朵關起來,像是把碎念者的話當成背景音樂一樣,連帶其他的話都接受不太進去了。而且被碎念的一方,常會有不被信任的感覺,甚至已經有了小改變,又被慣性地念,而導致喪志放棄的現象。

若是雙方的溝通受阻,不只是原本的事件,連其他的事件,都會一起加入累積情緒的行列。在新聞中,也可以看到因為被碎念,而嚴重到引發殺機的例子。

碎念會破壞關係,包括:愛情、親情、友情…。偶爾碎念還勉強能當成關心,遠遊的孩子回到家聽到父母的碎念,剛開始也會有幸福的感覺。但是碎念的時間一長,煩躁的感覺雙方都會出現。

「他聽我的,我就不會念他了...」

這並非那麼簡單,因為大部分人都會希望別人能以我為中心,都要配合我,這樣我生活起來比較輕鬆。彼此都要對方先改變,那沒完沒了,一廂情願又解決不了問題。

要讓對方改變,當然要先自己改變。自己能夠處在情緒穩定的情況,講出來的話,比較能讓對方接收到。如果真的想要對方改變,又不破壞關係,還是要從紮紮實實的讚美與鼓勵開始。

寫到這裡,大概又會有些朋友在心裡碎碎念了。沒關係,我也經過許多次這樣的場面了。

「專家常說的比唱的好聽,如果有這麼簡單就好了!」

說實話,一個人要有心量去讚美對方的微小正向改變,特別是看到對方又做出自己不喜歡的行為,那是真的不簡單,對我來說也不容易。但是,與其大家每天在碎念的氣氛下過,不如嘗試多說說好話,就算沒有效,也很難有什麼傷害。試試吧!

作者簡介_洪仲清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組畢業,領有臨床心理師合格證書。曾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早期療育發展評估鑑定中心擔任臨床心理師近7年。
目前於佳家人際智能開發心理治療所擔任所長,專長在協助自我探索與覺察、情緒管理訓練、親職教養諮商、人際與家庭溝通、正向思考引導、兒童遊戲治療等。(專欄照片攝影:汪忠信)

著作:
2015《找一條回家的路:從跟家庭和解出發,再學會修復自己與關係》遠流出版社
2014《跟自己和好:為情緒解套,了解生存原來可以有很多種方式》遠流出版社
2013《讓孩子有好人緣,人際力養成法》城邦新手父母出版社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相關文章與訪問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