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罰孩子寫「悔過書」,有用嗎?

撰文者: 洪仲清2014-11-04

跟孩子們討論,為什麼我們要自我反省? 

大部分的孩子,都把自我反省,想成是被處罰,這大半是我們大人操作的結果吧!孩子說:「每次要寫悔過書,我就盡量寫得少一點。反正寫完還是會再犯,而且寫不好還會被處罰!」 

當孩子把自我反省當成處罰,就會出現應付的心態。只求過關,符合大人期待,效果自然會少一半。 

就好像是孩子分享,大人要求孩子要稱讚同學,如果沒有稱讚,就要被處罰,多寫一篇日記。這樣孩子容易視稱讚為壓力,也失去了稱讚同學的原意。 

要幫助孩子反省,寫悔過書,只是輔導的一個部分。先把相關的同學找來,把事實拼湊出來,多這個步驟,會相對能還原事件的全貌,不會流於各說各話,效果打折。孩子下筆的時候,最好再請孩子把感覺寫出來,如果孩子夠大,再把想法寫出來: 

「我被他罵,覺得很氣,所以打他的頭!」、「我被他罵,想說不給他一點教訓他不會停止,也覺得很生氣,所以打他的頭!」… 

只把事件寫出來,寫得不夠深入,想法與情緒沒有處理,行為改變的效果就容易流於浮面。就像孩子說的:「寫就寫,我又不怕!」 

把悔過書化約為處罰手段,孩子不怕,當然效果有限。寫悔過書的過程,是要讓孩子知道,不良好行為對自己有什麼壞處,這常需要大人幫忙點出來,跟孩子一起討論。還有,增加良好行為對孩子有什麼好處,這樣才會提升孩子增加良好行為的動機。 

都一樣是寫,當成是一種輔導過程,當成是幫助孩子的手段,那麼態度與感受就有相當大的不同。而且,把想法與感覺寫出來,那就要花更多力氣探索自己,大人反而要花更多時間陪,然後大人要追蹤孩子的行為改變,遇到困難再修正,這樣,花時間寫悔過書才更有意義。 

再舉一個例子,如果我們「說謊」,我們自己感覺也不好,我們想要改善,可以如何自我反省? 

當然,我們需要認清說謊的優點與缺點。在某些情境,說謊的優點如果多於缺點,那當然這種行為就很難停止。在大多數情境下,明顯的謊言對我們的形象有壞處,影響人際關係,也讓我們活得比較累。我們可以想想看,在說謊前,我們有什麼感覺與想法? 

是單純想要獲得某種利益嗎?這種利益很重要嗎?還是沒有也沒關係? 

是覺得被問得煩了嗎?想要用簡單的方式打發問話的人,所以說謊了嗎?那麼,要就可能會發生的狀況,找人討論,應怎麼請對方減少問話的頻率,或是先想清楚怎麼樣一次把話講清楚,再拒絕對方不斷的提問,這樣會不會比較好? 

有時候,是感覺有點急了,所以謊話就脫口而出了。那麼,可以請對方給我們多一點時間,讓我們想清楚再講。還有,針對情緒的部分,是不是可以先深呼吸,讓自己放鬆一點之後再說? 

自我反省,其實是修身養性的重要功夫,常被現代人忽略了。大部分的人,把注意力放在外界,認為自己的情緒,他人要負責任。可是,要改變自己的情緒,其實跟自己本身有絕大的關係,沒把注意力向內,持續向外,說不定情緒會越累積越多。

我們時時反省,才能與時俱進。我們比較有機會完成自己的生命任務,我們也可以活得更輕鬆一點。

作者簡介_洪仲清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組畢業,領有臨床心理師合格證書。曾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早期療育發展評估鑑定中心擔任臨床心理師近7年。
目前於佳家人際智能開發心理治療所擔任所長,專長在協助自我探索與覺察、情緒管理訓練、親職教養諮商、人際與家庭溝通、正向思考引導、兒童遊戲治療等。(專欄照片攝影:汪忠信)

著作:
2015《找一條回家的路:從跟家庭和解出發,再學會修復自己與關係》遠流出版社
2014《跟自己和好:為情緒解套,了解生存原來可以有很多種方式》遠流出版社
2013《讓孩子有好人緣,人際力養成法》城邦新手父母出版社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相關文章與訪問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