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出黑黑的痧,代表毒素排出來了?中醫師:刮痧前,一定要知道這6件事

良醫讀書會良醫讀書會 撰文者: 賴鎮源 2016-09-06

日頭赤炎炎,一個不小心就中暑、頭暈、休克了,對付這些熱病,很多民眾首知的解決之道,就是「刮痧」。

但其實刮痧是兩面刃,運用得當,刮痧不僅能替你省去不少醫藥費,還可以強化你的體魄,反之,勿採用了錯誤的手法、方向、與力道,都可能造成損耗,甚至引發皮膚炎、破皮感染。在成為刮痧達人之前,有些迷思非得先破解不可,同時它們也是刮痧初學者最常問的問題:

一、刮痧,一定要刮到見痧才表示有效嗎?

人體一旦出痧,就能讓邪氣排出體外,以改善氣血的平衡,尤其對付感冒或熱中暑、肌肉痠痛十分有效,這種類型的刮痧,就建議要刮出痧來,倘若無法刮出痧點,則可能代表著疾病由其它的原因造成。

不僅如此,刮痧力道的輕與重,還需要視被刮痧者的身體狀況去判斷,調整力氣的大小,體虛者就不宜重重刮拭,輕微地刮一刮,透出痧點來便足夠。

除此之外,如果刮痧的穴道部位在臉上,並且僅僅作為美容保健用,則完全沒有刮出紅點的必要性,輕輕刮拭,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浮腫現象為目的即可。

二、出痧的顏色越黑,表示治療效果越佳?

這是刮痧最常見的一大迷思,大部分的人都以為刮痧一定要刮得又黑又紫,最好就像是被家暴一樣,效果才是上上等,即便是刮痧過程疼痛難忍,也會咬緊牙根努力硬撐過去,殊不知「越黑越有效」只是個荒謬的錯誤觀點。

刮痧時感到疼痛,代表氣血運行不順暢,通常越不健康的部位,疼痛程度相對越高;出痧的顏色深、紅、紫,更表示症狀嚴重,也就是因為如此,才會有「色深效果強」的誤會。事實上,刮痧的部位以「出痧即可」為原則,只要已經泛出微微紅色或淡淡紫紅色,就差不多可以停止了。

因為刮痧在中醫上屬於洩法,若是刮拭程度太過,甚至會造成特別疲倦的感覺,有的患者還會昏睡上幾天;而且如果一昧地追求深黑色、深紫色或疼痛感,一不小心刮破皮膚,反而造成細菌感染,是多麼划不來的事。

有中醫師透露,一個人會不會出痧,其實與個人體質也有密切關係;有的人只要輕輕刮幾下就出現瘀斑,而有的人如何刮也刮不出痧來;人人先天體質不同,紅紫瘀斑的呈現情形也大有不同,如果刮痧力道掌握不當,最後刮出來的紅腫,很可能只是微血管破裂或傷及皮下組織了。

此外,如果體質屬於平常不容易出痧的病人,應該多多服用一些補氣、補血或補陽氣的食物,例如四物湯、八珍湯、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等等藥膳。

三、刮痧時,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

除了正確的刮痧手法、適度的刮痧力道,刮痧結束後,另外有一些小小的注意要點、輔助措施,也對於治療效果有一定的影響力:

1. 刮痧之後,如果身體有出汗,必須馬上擦乾,並且避免吹到風,注意保暖工作不要著涼,若病人能夠再休息片刻(15~20分)則更佳。

2. 身體刮出痧,建議多多少少補充一點溫開水、淡鹽水、溫薑湯……等暖活身子的飲品,切忌吞冰水,避免阻礙體內邪氣排出與新陳代謝的運行。

3. 同理,出痧之後,兩小時以內也忌諱沖洗冷水澡。

4. 進行刮痧之後2~3天內,通常患處會出現疼、痛、搔癢感、蟲爬感、發冷感、發熱感,或是出現凹凸不平的起疹變化,皆屬於正常現象。

5. 刮痧隔日起,要注意飲食的調理,禁食生冷、油膩、重口味的食物,否則恐怕會阻擋邪氣的外出。

6. 如果治療了數次之後,明明使用正確刮痧方式,病情卻沒有減輕,甚至是加重,那麼建議改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並轉換其它治療方式。

1
2
單頁閱讀
良醫讀書會

良醫讀書會

查看全部

合作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