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劇場巨擘,給王月和兒女三堂死亡課

首度披露 李國修臨終前的勇氣對話

撰文者: 黃亞琪2016-10-03
人終其一生都必須面對「死亡」一課,難的是如何將「臨終」轉化成「善終」。台灣劇場巨擘、屏風表演班創辦人李國修,五十八年舞台生涯演盡人生百態,人生最後的謝幕依然精彩。

李國修於去年七月二日過世,至今一年多。時間拉回二○一○年三月,他首次發現罹患大腸癌第三期,先於台北切除,四月轉到台中靜養且接受化療。

「我們一直相信可以度過!」妻子王月認為,很多罹癌者活了二、三十年,完全沒有意識到癌細胞,正蠢蠢欲動轉移中。

二○一一年十二月,一次三個月例行追蹤檢查,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陳自諒對王月說,發現局部復發且癌細胞已經移轉到肝臟,壓到膽管須進行手術。手術結果並不理想,該年底李國修在台北田徑場舉辦《京戲啟示錄》萬人戶外轉播場謝幕時,宣布屏風暫別演出消息,這是他最後一次現身大眾面前。

第一課:面對
樂觀冷靜,讓女兒忘了危險


再樂觀的人,瀕臨突如其來的「死亡宣判」,不免陷入低潮。「為什麼這種事情會發生在我家庭身上?」兒子李思源坦言,得知癌症轉移時,好幾個晚上他這樣問自己;與李國修結髮二十四年的王月,更是哭到眼睛都睜不開。

然而,李國修不讓死亡隱晦,而讓它成為身旁親人面對恐懼的養分。

他「陪」親人一起面對死亡。他特別交代:「台灣癌症者這麼多,大家都在這個路上,我們是跟大家一起抗癌。如果我哭了,就會帶給人家悲劇的感覺。人家都比我們勇敢,我們怎麼可以哭著等!當你理解,就不會掉眼淚!」李國修的穩定,讓王月將悲傷轉為積極正面的力量。

「父親樂觀和冷靜的態度,讓我竟然忘記了癌症的危險。」女兒李慧凭在告別式上說。

「人生只是突然被按了一個休止符,必須停下手邊工作把身體養好。一切的發生都是該發生的,既然發生了,就要從中取得成長。」李國修一宣布暫別劇團演出,就積極養生,改變過去不良生活習慣。

他學著尋找健康這份「寶藏」。過去,李國修是家中創意料理發明師,餐桌上不是懷石料理就是一堆零食,冰箱裡不是啤酒就是汽水,但進入「尋找寶藏」模式時,一切都改觀了。家中書櫃擺滿宇宙生命書籍,連藝人曾國城到他家都直言:「這個家一定有人罹患癌症。」

「家裡少了愛喝啤酒的爸爸,沒有熬夜寫劇本的爸爸,他改變過去不好的習慣。他絲毫沒有畏懼,好像準備好面對⋯⋯。」形容自己「幾乎都在場外陪考」的女兒李慧凭在告別式上說。李國修開始過早上六點爬山、晚上十點睡覺,宛如當兵的生活。

有次,李慧凭陪爸爸爬山,看著他一身裝備還氣喘吁吁,心疼問:「不累嗎?」李國修答:「我現在是在『當兵』,不會累!」接著對她說:「每次我爬山時,都是為了以後要帶我的孫子一起去爬山!」浮現在李慧凭腦中的畫面是:「阿公,快一點啦!」當時誰也無法想像這個定格再也不可能出現了。

面對生命挑戰,李國修努力奮戰著,就為了多一分一秒陪伴親人。以前總是把愛掛在口中的他,更是每天都跟家人說:「I love you!」

「消極比較可怕,積極想要改善,比較少負面情緒出來,例如他走了怎麼辦之類。」王月說。

「最後病房日子裡,我都緊緊握著爸爸的手,因為我不會再錯過這最後的幸福了!爸爸也把我的手牽得好緊、好緊,好像把我這幾年沒牽的時間(編按:當時她正在美國求學)都補回來了!」李慧凭回憶。

李國修曾告訴學生:「人活著是為了做自己,而不是解釋自己。」面對癌症來襲,他身體力行,「當時他只對這分、這秒身體有點好轉,感到快樂,」李思源說。

1
2
單頁閱讀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