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談戀愛,跟18歲有什麼不一樣?精神科醫師:破解「老年人是無性動物」成見
電視製作人周遊與丈夫李朝永及一位女友人的外遇事件,被媒體稱做「218歲的三角戀」,言下之意是:三個人都這麼老了,怎麼還跟年輕人一樣,為了愛情與婚姻而爭風吃醋、哭喊吵鬧?
其實無須大驚小怪,80歲與18歲一樣都有情慾需求,而當情慾需求得不到心中所想的滿足方式與滿足程度,當然也會激起類似的情緒反彈與人際衝突。2007年,刊載在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一篇文章顯示,美國65歲以上老年人有性生活的比率,男性約七成,女性約四成,甚至到了75歲以上,都還有三成多的老年人有性生活。2017年最新的美國《一般社會調查》結果顯示,55歲以上的已婚者外遇的比例大於年輕人;55歲以下是14%,55歲以上則是20%,而外遇最高峰在60-69歲。
那是美國的調查,不適用於台灣?其實這類老年人的情慾糾葛,在台灣也相當常見,只是社會不允許老年人大剌剌表露出來罷了。比如幾個月前,台北西門町就有一名72歲老先生在情人節當天看見77歲女友與另一名85歲老先生一起等公車,老先生隨即懷疑女友另結新歡,氣得拿榔頭往兩人頭部敲去,老先生行兇後還企圖輕生。這樣「為愛痴狂」的表現,跟年輕人是否沒有兩樣?
當然,老年人在愛情與婚姻中的表現,跟年輕時代還是有所不同。以忌妒懷疑伴侶有小三小王來說,家屬最須注意的是,老人家是否無中生有、誣賴另一半?忌妒妄想,也就是胡亂懷疑配偶不忠,是失智症常見的症狀之一,比如2014年台北市虎林街便有一位78歲老先生,因為懷疑68歲太太煮飯給外遇對象吃,憤而拿刀刺死她。
老年人滿足情慾的方式,因為生理機能的衰退,也不能跟年輕時代「虎虎生風」相提並論,比如四成以上老年男性有勃起問題,必須「口手並用」,才能滿意自己、滿足對方,而非常多的老年女性也擔心「不夠濕潤」,弄痛了自己與對方。
還有,雖然社會越來越開放,性依然還是禁忌議題,一般人不敢講、不願談,而老年人的性,更是老年人自己與年輕家屬都不好啟齒的事。社會氛圍如此,於是滿足老年人情慾需求的交友管道、消費場所、求助資源,以及社會容許的表達方式,也都對老年人構成了相當大的限制與束縛。於是老年人一旦有了這方面的問題,只能偷偷摸摸,以自己知道、能用的方式解決,好滿足一般人「老年人是無性動物」的成見。
老年人當然不是無性動物。除了以上提到的差別以外,老年人的情慾需求與因應方式,大體上跟年輕時代類似。80歲談戀愛,跟18歲一樣,也會等情人的電話,等不到也會生氣詛咒一句「再不打來,我就絕交!」然後下一秒鐘手機響起,又開心得像個小傻瓜一樣。
同理,老年人遭伴侶背叛欺騙,當然也會恨得牙癢癢,想要揪出第三者、報復另一半。的確,人老了,看盡人世滄桑,絕大部份事情都比年輕時代更能看開,但「被外遇」的經驗,大部分老年人在年輕時代都不曾發生,因此雖然年紀已老,那樣的衝擊卻是人生第一次。此外,老夫老妻,牽手大半輩子,眼看就要白首偕老,一旦配偶發生外遇,那帶來的失望與無助,往往更甚於年輕時代。
為什麼臨老入花叢,七老八十才出軌?
一、退休後夫妻倆人空閒時間變多,社交休閒活動隨之增加,因此認識新朋友、迸出不倫火花的機會也更多。
二、夫妻倆人興趣範圍與社交能力的差異,在年輕時代因各忙各的,沒有大礙,但退休以後要一起行動,便會出現扞格。
三、年輕時代感情很好,但老了以後,如果夫妻倆人成長的腳步不一樣,對婚姻的期待也不同,便容易生變。
四、夫妻倆人老化的速度也未必一樣,如果生理與心理退化的程度落差太大,甚至產生照顧的問題,便會在心中浮現「我真的要跟這人白頭偕老嗎?」這樣的問句。
怎麼辦?如何處理老年外遇?
一、先審視彼此感情狀態,如果夫妻倆人情意還在,對這段婚姻也都還有期待,那麼在一哭二鬧之後,還是要收斂情緒,冷靜處理,重新取得彼此信任,跟年輕時代一樣。
二、如果老年外遇是婚姻老早無味的併發症,就只是因為沒有老臉可以提出「離婚」二字,那麼就要開始認真考慮彼此放手,給對方空間。
三、有些老年夫妻之所以不願放手,乃擔心離婚或分居以後,如果自己失智失能將沒人照顧,或者難以找到新對象,這些顧慮當然並非全無道理,但為了這些理由而強留對方,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也不會更好。
四、如果老夫婦自己無法處理,應該尋求子女與其他親友的協助,就像年輕時代一樣,而非羞於啟齒,任由兩人的齟齬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精神科醫師,《壹週刊》、《國語日報》、《女人變有錢》專欄作者
看透台灣—沈政男的時事MRI
查看全部沈政男 醫師
1968年生,台中市人,台大醫學系畢業,精神科醫師,曾獲時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現任《壹週刊》、《國語日報》、《女人變有錢》專欄作者,擅長以多重視角評論時事,剖析台灣社會。
個人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hetimerover
部落格:http://blog.udn.com/thegloberover/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