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老人病!有運動、控制飲食和作息,血壓卻還是不正常?心臟內科醫師的建議是...

良醫讀書會良醫讀書會 撰文者: 半田俊之介 2018-10-29
台灣平均每1個多小時,就有1人死於高血壓

不管「5.17」 這個日子,過去對你而言具不具意義,從這一刻起,請你將這日子放在心上,並了解其背後對健康保健殷切的期盼。

「5月17日」 是世界高血壓聯盟(WHL)所制定的「世界高血壓日」,活動推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向全球宣導,呼籲世人重視高血壓疾病。台灣醫界為了與全球接軌,這幾年致力於高血壓的衛教宣導活動,其目的除了提醒國人注意高血壓疾病問題之外,更重要的是落實「預防勝於治療」 的基本醫療精神。

不過,身為一個心臟科醫師,令我感到遺憾且擔憂的是,從民國84年到民國102年, 國民健康署所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中, 只有3年( 民國89、97、98年)不見高血壓蹤跡,且根據分析統計,這兩年來高血壓的致死率向上提升了2.8%,平均每一個多小時,就有一人因高血壓而死亡。而十大死因中的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腎病變、以及糖尿病其實都與高血壓有極高的相關性。由以上這些慢性病所導致之死亡人數,加起來比惡性腫瘤導致之死亡人數甚至更多!

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台灣目前高血壓患者人口數約為430萬。談及高血壓,多數人總認為那是老年人的疾病,實則不然,目前台灣年齡屆於19∼44歲者,高血壓罹患率高達15%,意即青、壯年每6、7人之中,就有一人罹患高血壓。高血壓有明顯年輕化趨勢,不再只是銀髮族的專利,而是全民都需共同關注的健康議題。

那麼,血壓跟生命健康的關係究竟為何呢?

首先,請將身體想像成一棟建築。在這建築中有大大小小的自來水管,自來水由大水管從水源地運送出來,接著潔淨的水會藉由各細小水管,分送到各層各戶。另一方面,家家戶戶所產生的廢水,也會再藉由另外的水管系統排除。

每戶必備的自來水管就是血管,淨水就如同含有身體各處所需重要物質( 如氧氣、養分、水分、荷爾蒙) 的血液,廢水則是含有身體細胞代謝活動產生的廢物(如二氧化碳)的血液。血管一方面供應淨水,滋養身體各部,同時帶走廢水,讓生命得以持續。

血液從心臟打出到血管,對血管內壁所造成的壓力就是「血壓」。我們體內的血管,原本就具備有一定的彈性,因此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衝擊。不過,血壓值逐漸升高,代表衝擊壓力越來越強大,當有朝一日衝擊壓力高於血管所能承受,就會發生兩種結果,其一是長時間高壓導致血管壁受損,和其他心血管疾病之危險因子(如高膽固醇血症、糖尿病、吸菸等)共同造就動脈血管粥狀硬化進而阻塞血管,其二是因血壓過高將血管衝出一個小洞,血管破裂,造成溢血。

不論是阻塞或破裂,都是我們所不樂見的結果,嚴重時恐怕會危及性命。高血壓現象的存在,威脅著血管健康,而血管又是體內川流不息的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因此,高血壓不但與心血管疾病(如心絞痛、心肌梗塞、心臟衰竭、主動脈剝離等)高度相關,還可能引發其他器官的合併症,如腦中風、腎衰竭等高死亡率的疾病。為此,我在此慎重呼籲,要預防心、腦血管、腎臟疾病,一定要將血壓控制得宜。

雖然,台灣在高血壓的防治上已付出相當努力,但仍有不小的進步空間,國人或許對於「高血壓」 不陌生,但對於高血壓的防治與治療,卻仍舊缺乏正確觀念。臨床看診經驗中,就常碰到民眾就醫數次,斷斷續續治療高血壓,問起「為什麼沒有持續治療?」,所接獲的回應不外乎「血壓偶爾高、偶爾正常,所以正常的時候就不吃藥了」、「一直吃藥怕有副作用」 等等。

控制高血壓,飲食、運動、生活作息、藥物都有效。本於「預防勝於治療」 的基本醫療精神,若能在血壓尚未失控之前,透過飲食、運動、生活作息等非藥物治療,來控制血壓再好不過。飲食方面建議均衡營養、熱量適度、多高纖食物、少鹽少油低脂;生活作息方面建議學會紓發壓力、不熬夜、不抽菸喝酒;運動方面則建議養成每日運動的好習慣。以上都是很一般的養生觀念,預防高血壓並不特別,更不困難。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西元2010年發佈之高血壓治療指引中也以「S-ABCDE」 口訣: S-salt restriction,A-alcohol limitation, B-body weight reduction, C-cessation of smoking, D-diet adaptation,E-exercise adoption(S少鹽A少酒B少體重C戒菸 D蔬食E多運動),將以上對高血壓防治有幫助的生活習慣做一個歸納,方便醫師向病患宣導。

不過,在此也要特別說明,若已經努力控制飲食,也養成運動好習慣、維持良好作息,但血壓值仍無法控制在建議之目標值以內時,請不要排斥藥物治療,因為高血壓本身對身體健康所帶來的傷害,絕對比藥物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來得更嚴重。請相信專業醫師的判斷,接受規則的治療並且養成在家中每日自行量血壓的好習慣。建議可以向家醫科、一般內科、心臟內科、神經內科或腎臟科醫師諮詢。

我想要再次提醒,不論是正在接受藥物治療的高血壓患者,或是高危險族群,包括血壓值偏高、代謝症候群、具有家族史、高齡、肥胖、血脂異常......,都應該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飲食、運動、作息),養成固定測量血壓的習慣。血壓控制不是一時而是一生,若察覺控制不理想,請尋求醫師協助,遵照醫囑穩定控制血壓,並且記得定期回診追蹤,千萬不可「3天捕漁,兩天曬網」,如此反而更不利病情控制。

有鑑於國內高血壓逐漸年輕化,這和飲食型態不理想、欠缺運動有密切關聯,因此,最後我更想要疾聲呼籲年輕一代,從現在開始培養正確的飲食、生活型態,保護血管健康,遠離高血壓的威脅!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隆景

書籍簡介

血壓完全控制的最新療法〈二版〉
血壓値の高い人がまず最初に読む本
作者: 半田俊之介
譯者: 胡慧文
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出版日期:2018/06/22
語言:繁體中文

半田俊之介

現任
東海大學醫學部內科學兼任教授

學歷
慶應義塾大學醫學博士

經歷
1972年赴美國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以臨床心臟病研究員身份留學兩年半。1990年出任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內科助理教授。1994年起擔任東海大學醫學部循環內科學教授。2002年起服務於東海大學醫學部附屬東京病院,並兼任院長職務。2004年屆齡退休。

專業經歷
心臟內科

中文版導讀者簡介  
陳隆景

現任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學歷
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醫學士

經歷
臺北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內科部心臟科主治醫師、法國里耳大學醫學中心心臟醫院心導管中心進修醫師、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住院醫師、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第5屆教育委員會委員、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第2屆秘書長

良醫讀書會

良醫讀書會

查看全部

合作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