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寵物真的能讓大腦變年輕!神經科醫師:除了吃藥,6種失智症復健療法
網路上曾流傳著一段影片,一對外國父子坐在自家後院的椅子上,父親年約70歲,正在欣賞風景,兒子年約40歲,正在讀報,一隻麻雀經過,父親反覆問了兒子4次「那是什麼?」,兒子回答4次「麻雀」後大怒。之後,父親進屋內拿出自己的日記叫兒子念出片段:「幾天前小兒子跟我在公園,他問了我21次『那是什麼?』,我回答了21次『麻雀』,每一次都是緊抱著他,慈愛的回答我那純真的孩子。」而這部影片最後以兒子深情擁抱父親結束。
每次看到這段影片,都會想起我的外祖父,很高興剛慶祝今年88歲大壽的他,依舊健康有活力,行動自如且能生活自理,經常上市場買菜,幫忙食材前置處理及烹調,能如此自在生活,除了宗教信仰的支持外,經常陪伴著他、悉心照料的舅舅,功不可沒。這和在醫院工作時,經常看到年長的住院病人,僅與一個言語溝通不良的外傭相伴,形成強烈對比。
隨著科技進步、醫學發達,平均壽命逐漸增加,而台灣人口老化的速度激增,研究顯示,罹患失智症的年齡由60歲的後期提早至50多歲,且失智症導致的死亡人數也在增加。對於家中年長的長輩,若心態能如對待幼兒般,從日常飲食照護開始,選擇合適的食材,預防或延緩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發生,除提供年長者較佳的生活品質外,也能減輕其醫療支出的負擔。
by肯尚健康管理營養中心營養師 徐于淑
失智症治療-復健療法
除了服用失智症治療藥物以外,腦部復健也能夠幫助治療失智症。療程中治療師會讓患者多加使用視覺、聽覺、觸覺等五感,藉此活化腦部尚未被運用的神經細胞,進而提升腦部運作效率。而讓患者抱持快樂心情接受治療乃是重點所在。
讓處於休眠狀態的腦細胞活化,藉此取代壞死的腦細胞
研究指出,若是能雙管齊下地以藥物療法加上復健療法來治療失智症,就能夠獲得更加優異的療效。如果各位了解上述兩種療法,各自會對腦部產生不同作用,或許就比較能夠理解,為何一併進行藥物療法與復健療法會產生更進一步的療效了。藥物能夠幫助因病而失調的腦內物質(乙醯膽鹼等)重新恢復正常,也就是說,藥物能夠達到整理腦部環境,讓腦細胞容易再次正常運作的效果。但是卻沒有辦法讓壞死的神經細胞再生。
另一方面,復健療法的作用則是讓患者處於休眠狀態、未被使用的神經細胞復甦,藉此取代壞死的神經細胞。
研究指出, 我們的腦部有著一千億個以上的神經細胞,人類這輩子都不會使用到所有的神經細胞,在往生時,大約有2/3的神經細胞尚未被使用過。因此復健療法的宗旨,就是讓患者活用自身的五感來進行復健,藉此讓處於休眠狀態的神經細胞復甦,進而形成嶄新的神經系統,讓腦部運作得以活化。
給予五感刺激提高生活品質
腦神經細胞的運作是人類各種生命活動的基礎,不管是在對話、用餐、做家事、行走,這些時候神經細胞都處於旺盛運作的狀態。
因此對常人來說,每天照常過生活,就能夠產生活化腦部運作的效果了,可是一旦罹患失智症,患者可就無法正常過生活了。
如果在生活當中諸事不順,則會讓患者的腦部運作變得紊亂不堪,罔論什麼活化腦部運作了。
對於罹患失智症,因而在生活當中頓失自由的長者來說,失智症的復健療法,能夠幫助他們提高餘生當中的生活品質(QOL),因此也具有「生活改善方案」的意涵在。 相較於讓患者重新學會做什麼事情(讓患者失去的能力恢復),復健療法的主要目的其實是讓患者本人,乃至患者家屬的人生(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而懷舊療法、音樂療法、美術療法、寵物療法則是代表性的復健療法。
腦部復健療法介紹
懷舊療法
懷舊療法是由一位美國精神科醫師所提倡的心理療法。在進行懷舊療法時,大多會由機構或是醫院當中的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負責指導,並採團體進行。
透過讓患者自行回憶過去那備感懷念的體驗,並將之敘述出來,或是聽其他位患者分享自身體驗,能夠產生給予大腦刺激,進而令精神處於安定狀態的效果。
失智症患者會遺忘近期發生的事情,但是對往事卻是歷歷在目。指導者在操作上將會選擇一個共通的話題,譬如孩提時代的遊戲、習慣、過去使用的生活用品等,讓患者集團相互分享自身體驗。過程中患者將會想起令人懷念的過往種種,並將之敘述出來,進而得到活化腦部的效果。而懷舊療法也能於居家進行。
動物輔助療法
動物輔助療法即為俗稱的動物療法,透過讓患者與動物接觸,將得到改善失智症病情的效果。研究指出,針對失智症重症患者,以及慾望低落的患者,動物輔助療法能夠達到特別優異的效果。
只不過,與其他復健療法相同,動物輔助療法同樣不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功能(ADL),使問題行為消失。
但是只要能看到失智症患者與動物相處時嶄露出的笑容,治療也就有了意義與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