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總是拖很久、痰多鼻涕多...都因為濕氣積體內!中醫師點名:避免生活中做3件事,祛濕寒改善體質

良醫讀書會良醫讀書會 撰文者: 楊世敏2019-03-07
之前有幾位從澳洲回來的小小僑胞,父母趁返台時,帶著他們來治療西醫久治不癒、難纏的異位性皮膚炎。從小朋友的舌診、脈診中,可觀察到他的體內像有火焰山的熱泥在噴動,我問了一句:「孩子肉吃得多嗎?」父母說:「還好啦!跟當地人吃的一樣,我們都跟左右鄰居到超市買一隻全牛,3戶分了吃!」

這種分食方式在澳洲很常見,但對亞裔人的身體,卻是堆積濕熱,無怪小孩的皮膚炎醫不好。對治的方法,就是少吃紅肉,改以魚肉做為蛋白質來源,再多攝取蔬果補充酵素,就能減輕發作程度。

其次,整天關在密閉的空調室內工作,寒氣會從口鼻及毛孔進入人體,導致呼吸道的黏膜乾燥而容易感染,其相關腺體也會緊縮而分泌不足,造成慢性鼻炎與慢性咽炎的溫床。

因受寒緊閉的毛孔,令正常水分代謝通道閉塞,於是水氣與代謝廢物阻滯皮下的空間──肓膜腠理,使得營衛之氣不通調,三焦水氣不暢通,而變得容易感冒,或是一感冒就拖很久,而且痰、鼻涕都很多,體質明顯變差。如若加上在冷氣房內少流汗就不會渴而忽略攝取水分,那就更糟糕了!

因為一旦一個人的三焦、肓膜、腠理不通調,體溫的調節自然會變差,即使在冷氣室內,也會隱隱覺得體內有煩燥之熱,自然就會想吃冰品冷飲,然在冰品下肚後,體腔內寒熱錯雜,會使得淋巴氣液的通路更加阻塞,於是淋巴液更黏稠,也更易變質。

然而,被這些寒熱錯雜的淋巴液與組織液包覆的腹腔器官,自然會有功能性量變與質變的可能,例如:胰島素抗性會升高,而提早發生糖尿病。如果再加上水喝太少,壞水多,好水少,對健康更是雪上加霜!

從小睡得少、學得多、吃得亂、氣血根基薄弱

現今35歲以下的民眾,從小在台灣的教育環境下,被逼著不斷消耗身體根本能量,再加上家長普遍仍有「讀書=出路」的想法,所以不論是「九年一亂」到「十二年一亂」的教改,家長及補教業者都會想出扭曲的應對策,所以愈多元的升學途徑,也就增加學童更多的學習項目,孩子下課後奔波於各式補習班之間,回家還得做完學校功課,當然就會晚睡、睡眠時間少。

以中醫來看,過度飽和的學習行程,除了增加壓力造成「肝氣鬱結」外,更會勞心思慮過久,就會心腦氣血不足,能量不夠,深度睡眠時間不夠,「肝藏血」的自我修護功能就會差,於是「上耗心神,下吸腎精」、「肝血不足,肝氣鬱結」的體質狀態,便自小成形。到了國、高中就更嚴重了。大家不妨回想,有幾個國、高中二、三年級的學生會在晚上11點前就寢?

上述體質,一旦形成,對女性一輩子的生理發展會有極大影響。在青春期,有這種體質的小女孩即使沒有吃下過多的高熱量食物,或含塑化劑的食品,仍會因「肝鬱化熱」,使血液內的熱量過高,使初經可能提早報到,這類型的早熟,身高與外型通常看不出有明顯的發育,此時家長就會因「長不高卻又提早初經」急著帶小孩就醫。

氣血兩虛、脾腎不足、咨食生冷、不當使用寒冷藥品,母體不易孕育健康下一代

如果在國高中養成「晚睡拚學業,不忌生冷拚口爽」的生活習慣,上了大學、研究所,這種的生活將會更固著嚴重,更糟糕的是,生活習慣差,自我防禦的免疫功能也就更差,所以感冒、類似鼻過敏的症狀就會反覆發生;然而,為了要讓症狀快點減輕或消失,尋求「一包見效,一針症消」便成慣用的治療模式。

在中醫觀點看來,以消除症狀為主的特效藥治療方式,往往容易把病氣、病毒封存於更深的組織與經絡中,這樣「既體弱,又留寇」的體質,所生的下一代,的確是生下遲緩兒的遠因之一。

就算不結婚生子,一個衝任虛寒、肝經鬱熱經絡臟腑又有伏邪的女性,將來乳房、子宮、卵巢的惡性疾病發生率都會較高,卵巢早衰更年期提早到來,更是在所難免,如若又要扮演職場女強人,那身體負擔將會更大。

責任編輯:呂宇真
核稿編輯:歐陽蓉

書籍簡介

祛濕寒百病消,調養即治療
作者:楊世敏
出版社:天下生活
出版日期:2019/02/27

作者簡介
楊世敏

現任
明医中醫診所院長
屏東縣中醫師公會理事
廣州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
中醫土地公連線醫師

1965年生,台南人。國立師範大學生物系畢業,執教鞭數年後,轉換跑道,考取第11屆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一頭栽進中醫的浩瀚學海,樂此不疲,並取得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博士學位。

著有《補錯了,更傷身》、《補對體質,更養生》、《祛濕寒百病消,調養即治療》(皆為康健出版)。

良醫讀書會

良醫讀書會

查看全部

合作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