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小心減出「骨質疏鬆」!不只是鈣不夠,4個你沒想過的「骨鬆兇手」
女性更要慎防骨質疏鬆症找上門!根據國內統計,60歲以上的人口中,有近16%的人患有骨質疏鬆症,其中高達80%為女性。且值得注意的是,原屬於停經後婦女較容易罹患的骨鬆問題,近年更有年輕化的趨勢。究竟為什麼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骨質疏鬆?想避免骨鬆上身,婦女朋友該如何防範呢?日本專家表示,首要關鍵就在於養成好習慣,維持女性荷爾蒙正常分泌。
為什麼骨質疏鬆多發於女性身上?
關鍵在女性荷爾蒙分泌量減少,會增加蝕骨細胞活動力
為什麼骨質疏鬆多發於女性身上呢?日本國際醫療福祉大學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教授太田博明在其著作《一天100秒,遠離骨質疏鬆:日本骨科名醫教你運動+食補,重獲績優骨》一書中提到,除了年齡增長外,還可以從「女性荷爾蒙的分泌能力」、「遺傳與體質」、「營養不均衡」、「生活習慣」,以及「過去的病歷及服藥歷史」等因素來判斷,而這些上述因素同樣也可以套用在男性身上。
不過,看到這裡相信大家一定會感到不可思議,「明明男性身上女性荷爾蒙,應該比女性少!為什麼比起女性,男性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機率卻非常低呢?」太田博明教授解釋,這是因為男性身上其實也會分泌少量的女性荷爾蒙,且他們的皮下脂肪裡同步也存在著,能將男性荷爾蒙轉換成女性荷爾蒙的酵素。
此外,男性朋友的男性荷爾蒙雖然也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減少分泌量,但不會像女性荷爾蒙那樣在短時間內急遽減少。事實上,如果將停經後的60歲女性與同年齡男性相比,男性體內分泌的男性荷爾蒙仍然十分充足,是女性荷爾蒙的1倍之多,這也是為什麼男性相對女性不易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關鍵。
至於為什麼女性荷爾蒙分泌不足、太低,會加速骨質疏鬆的發生呢?太田博明教授指出,這是因為人體骨骼的汰舊換新機制,是在破壞骨骼的蝕骨細胞與製造骨骼的造骨細胞下同時作業,反覆進行骨骼代謝。可當女性荷爾蒙的分泌量減少,就會增加蝕骨細胞的活動力、加速骨溶蝕現象,導致造骨細胞製造骨頭的速度跟不上破壞的速度。
因此,女性在停經後幾乎不再分泌女性荷爾蒙(皮下脂肪會分泌少許)的狀況下,骨質就會出現嚴重的流失,這也是為何更年期女性罹患骨質疏鬆症機率較高的原因。
骨鬆年輕化?壓力、過度減肥、運動及睡眠不足,都會影響女性荷爾蒙分泌能力
不過,太田博明教授也強調,除了停經外,事實上不論幾歲,只要女性荷爾蒙分泌能力出現問題,就必須注意骨質疏鬆的可能。舉凡,生理期不順、無月經、提早老化等,都是造成女性荷爾蒙分泌量減少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女性標準的體脂肪率應介於20到30%之間,一旦低於22%就容易造成經期紊亂,同時減少女性荷爾蒙的分泌;一旦體脂肪率低到10%大關,更會讓製造女性荷爾蒙的卵巢更無法正常運作。可偏偏有不少年輕女性為了愛美而過度減肥,在體重不足、營養不良、體脂肪率太低下,女性荷爾蒙的分泌量自然也會跟著變低。
再加上,如果女性朋友又同時伴隨有壓力過大、飲食不正常、運動量不足及睡眠不足等問題,更會使女性荷爾蒙的分泌,陷入惡性循環中。因此,如今20幾歲的年輕女性出現骨質疏鬆的問題,在臨床上早已不是什麼稀奇事。
不想年紀輕輕就骨質疏鬆?養成5大好習慣,女性荷爾蒙自然正常分泌
為避免女性朋友年紀輕輕就骨質疏鬆,太田博明教授在書中也特別分享5大有助促進女性荷爾蒙分泌的好習慣,不只適合年輕女性,更年期婦女也適用,提供給婦女朋友們做為日常保養參考:
好習慣1/用泡澡「提高體溫」:睡前1~1.5小時泡15分鐘39~40℃的熱水,讓身體迅速進入睡眠模式。
好習慣2/不累積壓力:睡眠是最佳良藥,睡前點上精油也能幫助放鬆。
好習慣3/豐富心靈,讓心情愉悅:多培養興趣或挑戰新事物,談戀愛當然也不錯。
好習慣4/攝取維生素B6:多攝取富含維生素B6的鮪魚、鰹魚、雞肉及香蕉,納豆、豆腐等大豆製品也很推薦。大豆富含大豆異黃酮這種抗氧化物質,可以幫助女性補充天然荷爾蒙,緩解更年期帶來的不適。
好習慣5/經常活動身體:有空就做家事,睡前進行簡單的伸展運動也很有效果。
【小叮嚀】
最後要提醒的是,除了停經後婦女、曾進行卵巢切除手術,或是45歲前提前更年期的女性,因為女性荷爾蒙分泌急速降低,要特别注意自身骨骼健康外,如果父母曾發生過骨折,尤其是髖骨骨折者,未來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也會提高;此外,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者骨骼也會較常人來的脆弱,故建議上述族群務必養成定期追蹤骨密度的習慣,以防止骨質疏鬆在不知不覺中找上門。
延伸閱讀:
糖尿病可以喝雞精嗎?「鈉」裡有問題?!
辦公室裡就能輕鬆做!1分鐘瑜伽讓你放鬆肩頸僵硬,舒緩疲勞、腰痛
果酸換膚後爆痘正常嗎?醫師告訴你重點在這、5大可能副作用一次看懂!
本文獲「華人健康網」授權轉載,原文: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骨質疏鬆?5個好習慣調控荷爾蒙分泌,打造「績優骨」
責任編輯:呂宇真
核稿編輯:陳宛欣
針對忙碌的現代人,依照不同時節,透過醫師以及各領域專家,提供飲食保健、疾病預防、減重、運動健身、美容保養、養生保健及食譜等醫療保健相關知識,引導民眾養成正確的健康生活態度及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