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來,猝死往往發生在床上、房間內!重症科醫師警告:室內要維持「這個溫度」才安全
寒流接二連三襲來,低溫特報一波接一波,新聞屢屢傳出猝死消息,不少人倒臥在床上、浴室、房間內。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大家往往以為寒流來襲,躲在室內就是安全,「只因為我們人人都知道衣物保暖,我們卻忘了,自己房間也是要保暖的。」在室內,反而可能會令人緩慢猝死。
為什麼會猝死在床上、浴室旁、房間內?黃軒指出,這與人體在室內低體溫的變化有關。若室溫處於低溫狀態,身體刺激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體內兒苯酚胺分泌增多,會使人的身體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臟工作負荷增大,耗氧量增多,嚴重時心肌就會缺血缺氧而猝死。
根據研究,若房間持續冰冷,在清晨每下降10°C,血壓就會上升8.2mmHg,若繼續沉睡,直到心臟血管也縮緊,心臟一時負荷不來,耗氧量大增,就可能因心肌缺氧而猝死。另一項研究也指出,每當室溫下降1°C,猝死機率就會昇高5.6%。
「身體若長期處於低溫環境,體內的選擇素、 內毒素、血栓素都會增加,使得血液濃稠度增加就容易形成血栓,增加猝死機率。」黃軒說。
那麼一直把房內溫度升高,就會比較好嗎?「也不一定,在冬天,若室內溫度經常保持在23°C 以上,可能逐漸反而會神疲力乏、容易頭暈腦漲。」就是因為室內外溫差懸殊,身體難以適應溫差造成。
而劇大溫差更要人命,尤其溫差大於5°C 以上,更會增加死亡風險。「如果當室內溫度有超過20℃,則不需要開任何暖氣。」除非低於20度時,可以選擇用電暖器、暖氣機來保持室內溫度,且需要分為不同族群或是環境下設定適合的室溫。
黃軒認為,房間內的「安全溫度」依照族群應該要分成三大類:
第一類是「肺疾病患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冬天在21°C,至少9小時之下,他們的呼吸症狀不易發作;尤其是夜晚房間內,能保持至少9小時在21°C之下,更是較舒服的環境。
第二類是「心血管疾病者」,冬天房間內一直冷,血壓會升高,血液濃稠增加,促進猝死增加的機率。房間內能保持在18°C,是較安全的環境。
第三類則是「健康年輕者」,冬天在家有保暖衣物下,能保持在18°C,是較理想的室內溫度。
黃軒也建議,要讓房間保暖,要注意四大點:
1. 選對工具:如果房間內只有部分區域需要提高室溫,建議使用電暖器。較大範圍,才建議使用熱空調機,這時更能省電。如果冬天幾乎天天需要暖氣的房間,就要選用熱空調機,肯定會更實惠。
2. 選對位置:如果冷空氣是從窗邊透進來的,就別把電暖爐拉到自己身旁,而是要放在窗戶旁邊,才可以把冷空氣變暖。把房內空氣變暖,才能較長時間保暖。
3. 選對正確運轉模式:當打開熱空調機時,很多人為了想要節省電費,而轉到「微風模式」。其實,這種運轉模式反而會讓電費增加的,要達到設定房內18℃溫度,最佳的空調使用法,就是用「自動模式」,讓室溫上升到理想溫度,這會比較省電費。
4. 風扇補助:我們的暖爐放在地上,釋放出的熱空氣會上升,但這種特性也會導致熱空氣都往上跑,房間裡還是很冷。因此只要把電風扇對著天花板吹,讓堆積的熱空氣散開,房間的溫度才會均和。同樣的,從空調吹出的熱空氣,也會積聚在屋內的上方,也可使用風扇「朝上」,讓熱空氣下飄,這樣就能增加室內增溫效率,也幫助你降低電費呢。
「脫光衣服、洗澡前後、睡眠中,這三大情況都是猝死時機!」黃軒提醒,若冬天室內溫度沒有維持在18至20°C左右或兩房間溫差大於5°C,就千萬要小心這三大危險狀況,最是猝死好發期。
責任編輯:林筱庭
核稿編輯:陳宛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