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口差、痠痛、健忘 長輩憂鬱風暴來襲!不治療可能導致身體疾病惡化、提高失智症風險

許多醫師會將憂鬱症比喻為心靈感冒,有些人接觸感冒病毒就中標、有些人無症狀,有人一得再得、有人得了一次就免疫,與每個人的體質息息相關。

良醫問診良醫問診 撰文者: 李宜芸2022-03-24

頭痛、食欲不振、胸口悶悶、腸胃不適、忘東忘西……,這些都是長輩罹患憂鬱症的症狀。研究統計,老年憂鬱盛行率高達兩成。另根據自殺防治中心的資料顯示,全國自殺率雖然呈現下降趨勢,唯獨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不斷攀升,老年自殺致死率也是全年齡最高。

台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隨著少子化、超高齡的社會來臨,越來越多「鰥寡孤獨、老病久衰」的長輩,老年憂鬱症將成為社會一大隱憂。以下為專訪口述紀要:

疼痛、頭暈、胃口差
老年憂鬱跟你想的不一樣

許多人以為憂鬱症是年輕人的疾病,其實有許多長輩心裡也苦悶著。尤其,這個世代的長輩,被訓練得很壓抑,不能表達情感、不能示弱,只能不斷忍耐,也讓家屬難以覺察長輩的憂鬱。在老年精神科門診中,每天都有各科轉診過來的長輩,自述頭暈、痠痛、沒力氣、胃口差、胸口悶、心臟怦怦跳、睡不著等模糊的症狀與抱怨,但慢性病控制得尚可,沒有生理上的問題能處理,就可能是老年憂鬱症上身。

嚴重憂鬱症的長輩也會出現忘東忘西、恍神、心神不寧等看似認知障礙的症狀,時常會與失智症混淆,因此老年憂鬱症也被稱作為「假性失智症」。失智症也會因為生活的改變而挫折、心情不好,並有憂鬱的情況,兩者共同存在的情況也不算少見。

至今憂鬱症的成因尚不明,目前較有共識的是將機轉分成內部、外部因素,一般人以為的失戀、考不好等壓力事件,頂多是外部的危險因子觸發了憂鬱症,內部則是個人的體質,因腦部神經發炎、神經傳導物質失衡所致。

危險因子:衰老、孤獨、照顧壓力

現在醫學認為,憂鬱症是全身系統性的疾病。只要人越來越老,罹患憂鬱症機率就會增加,憂鬱症也會讓人更加衰老,兩者強烈相關且互相影響。隨著平均餘命增加,人類活得越來越久,長輩也被迫進入孤獨狀態,許多病人會抱怨朋友都死光了,很孤單,也有活到一百歲的長輩淚訴自己的兒子先走一步,「孤獨」成為長輩罹患憂鬱症常見的危險因子。也有越來越多研究發現,許多老老照顧中的照顧方,因長期處於照顧的壓力下,更是好發老年憂鬱症的高風險群。

可透過網路上查閱「老年憂鬱症量表」,來了解可能的症狀,一旦察覺到幾個症狀時,就可帶長輩到精神科門診評估。若出現自傷、傷人的風險,嚴重如自殺,或者「被動自殺」:出現不吃不喝、不好好吃藥、不想洗腎、自暴自棄等隱隱然透露出不想活的行為時,就應馬上就醫。

在門診中,為了鑑別長輩的症狀是否是生理功能造成,醫師仍會安排抽血檢查,去釐清長輩的症狀並非甲狀腺低下、營養不足等因素造成假性憂鬱症,再透過會談技巧挖掘出長輩內心的煩惱。

老年憂鬱症如不治療,將引發嚴重的後果,除自殺外,憂鬱症讓長輩不吃藥、不洗腎等作為也可能會惡化身體原有的疾病。甚至,憂鬱症為腦部疾病,腦部長時間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血管差、神經傳導物質下降,也將提高未來罹患失智症的機率,不可不慎。

家屬陪伴、長照服務
重新建立長輩生活秩序

在治療憂鬱症上,藥物仍是最有效的方法,不過憂鬱症藥物不像血壓藥一吃了就見效,老年憂鬱症治療的反應時間較長,需要兩個月的耐心等待,因此對應長輩其他失眠等症狀,精神科醫師會使用其他治標藥物讓長輩能睡、放鬆,等到憂鬱症藥物發揮效果後,再慢慢減少藥物。在非藥物治療方面,一般人習慣的諮商,需要病患有較高的教育程度,以及對文學、語言及心理有足夠掌握度才有幫助,因此對長輩反而是支持性的心理治療,或是認知行為治療效果較好。

而面對老年憂鬱症,更重要的是重新建構長輩的生活秩序。退休後的長輩不需上班、不用做事,就很容易垮下。家屬可督促長輩,光是一天曬兩次太陽、運動、散步以及正常吃三餐,就有極大幫助。雖現代人生活忙碌,很難陪伴長輩,但透過現有的長照2.0服務,申請居家服務填滿兒孫不在家的時間,兒孫每人每天輪流打五分鐘視訊電話,其實就很有幫助。雖然少子化,讓家族的人變少了,但仍可以透過科技來突破困境。

值班醫師 蔡佳芬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國立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博士班
經歷:美國南加州大學阿茲海默氏症與失智症研究中心研究員
現職: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精神學科兼任助理教授

老人憂鬱常見樣貌:
1.長輩時常出現厭煩、做什麼都沒有用、活得沒有價值、不喜歡外出、生活空虛、沒有希望等態度或話語。
2.抱怨各種無法言明的疼痛與不適,如頭痛、胸悶、沒力氣、痠痛、睡不著等。
3.突然出現心神不寧、忘東忘西等認知上的障礙。
4.長輩剛好面臨一些壓力事件(親友過世、疾病、退休等),並出現前者狀況。

責任編輯:李宜芸
核稿編輯:陳宛欣

良醫問診

良醫問診

查看全部

良醫編輯部

由良醫編輯群採訪各科別權威醫師,透過專訪為民眾解答常見的疾病問題,解析最新醫療趨勢。本專欄為隔週一期,並同步刊登於《商業周刊》。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