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乳癌」一定要切除嗎?放療、化療、賀爾蒙治療...外科醫師解析5大「乳癌治療方式」

依據110年衛福部的死因統計,每十萬人當中約有220人因為惡性腫瘤死亡,連續40年佔據十大死因之首位,其中乳癌佔了24.6人(每十萬人)排在第四。

依據108年衛福部的癌症登記報告,整年有12萬餘人新發現罹癌,其中乳癌佔14856人、且全為女性,位居全癌症第三,標準化發生率為81人(每十萬人),更為全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

又依據110年衛福部的死因統計,每十萬人當中約有220人因為惡性腫瘤死亡,連續40年佔據十大死因之首位,其中乳癌佔了24.6人(每十萬人)排在第四,但在全女性當中,僅次於氣管、支氣管和肺癌之31.3人(每十萬人)排在第二。

2013年,著名女星安潔莉娜裘莉為了預防癌症,進行切除乳房手術的新聞轟動一時,頓時之間,乳癌二字躍上媒體頭版,無論是風險因子、分類、治療、預後等乳癌的相關資訊,都成為眾人的焦點。乳房向來被視為女性之重要象徵,然而,預期中的癌症風險及伴隨而來之治療、後續恢復,竟會使公眾人物在罹癌之前就做出切除的決定,可想而知若不幸罹癌,後續狀況將會相當嚴峻,如何治療也變成了大家關心的一大重點。

乳癌的分類方法

不過,在了解各種眼花撩亂的乳癌治療方式,如外科手術、放療、賀爾蒙治療、化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細胞治療之前,我們必須先瞭解醫學上「如何分類」乳癌。

簡單來說,癌症的分類不外乎兩種方式,「腫瘤細胞的基因」以及「腫瘤組織的狀態」。常聽見某位病人得了「三陰性乳癌」,指的就是有三種常見的、由基因決定的蛋白質,而這位病人的腫瘤細胞上面一個都沒有,這通常也象徵著不好的預後;另一方面,腫瘤組織的狀態則可以用「是第一次發生或復發」、「組織大小」、「邊界是否明顯」、「腫瘤位置(包含腫瘤是否轉移至乳房組織、淋巴結、遠端器官等)」、「顯微鏡下的長相等」,進行進階的分類。

乳癌治療方針的制定

有了大致的分類原則之後,接下來我會引用國際通用的乳癌治療基準(NCCN guidelines version 4.2022 - breast cancer)的指引,簡略說明乳癌的評估方式與治療原則。

首先,我們會看腫瘤細胞是否侷限在乳管內,如果是,則稱之原位癌(non-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若否,則稱之侵襲癌(invasive breast cancer)。

原位癌相較於侵襲癌較為輕微,醫師會根據腫瘤細胞散佈的程度及病人的意願,決定是否進行外科手術,以及外科手術後是否進行輔助性治療,包含賀爾蒙、化療藥物、標靶藥物、免疫療法等。若為侵襲癌,則會評估腫瘤細胞是否復發及轉移至遠端器官,決定外科手術「前」是否也要進行輔助性治療。若已轉移至遠端器官,通常已屬於較後期的癌症,以減輕病人痛苦為目的的緩和治療,也有可能納入討論。

乳癌的治療方式

接著,我會簡單介紹上述段落中提到的各種治療方式。

1
2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