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02秒

「女性失智」為何多於男性?到底是「失智」還是「憂鬱」?失智症協會理事長點名「6大危險指標」

🎧 通勤、做家事,【下載】Podcast 《健康問良醫》,讓您健康輕鬆聽

台灣在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根據目前流行病學調查,65歲以上老人中每12人就有1人是失智者,80歲以上每5人就有1人失智。不只罹患失智症的人口上升,同時衍生許多相關的議題,其中在失智症的各種精神症狀當中,「憂鬱症狀」也是很常見的問題,因此,失智症患者的憂鬱症狀也引發相當的關注。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暨長庚醫院腦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徐文俊,將為大家解釋「失智」與「憂鬱」的關聯,以及如何檢查或預防家中長輩罹患失智症。

失智與憂鬱的關聯

民眾或許會發現,失智患者多有憂鬱問題,所以可能有以下疑問:到底是先憂鬱再失智,還是先失智再憂鬱?失智症是認知功能出現障礙,而憂鬱則為腦細胞出狀況或是血清素不足造成,兩者明顯為不同的疾病,但是為什麼兩者常同時發生?

憂鬱症患者(如中、晚年憂鬱)將來失智的機會是一般人的兩倍;而失智患者在早期出現症狀時,就知道自己記憶力逐漸衰退、很多事無法做好,就會開始產生憂鬱、焦慮的情緒。因此失智的症狀,也會引發憂鬱症,而且失智症導致的退化,也會使血清素分泌不足,因此最終導致憂鬱症的產生。

另外,還有一個民眾容易混淆的病症為「假性失智」,假性失智意指沒有失智的狀況,但因為憂鬱症太過嚴重,造成記性變差、無法專心、反應遲鈍等類似失智症症狀的行為發生。但是假性失智症只要遵照醫囑,服用抗憂鬱的藥物,就能改善。

失智症前期狀況

了解失智與憂鬱的關聯之後,那到底出現什麼症狀我們就要注意是否失智症?其實,我們還是會先以失智症的10大警訊來判斷

除此之外,失智症的前期的「輕度認知障礙」(個案主述記憶力不好,或是旁人會觀察到有一些改變,但是還沒有符合失智症),以及比輕度認知障礙還要更早期「主觀認知退化(覺得自己有問題,但也可能和吃藥、憂鬱症有關係)」,將來出現失智問題的機會還蠻高的。若超過五十歲的民眾有主觀認知退化的問題,建議就醫、及早檢查。

1
2
單頁閱讀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