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為了孩子好,你講的「這句話」,為何是「羞辱創傷」的來源!諮商心理師周慕姿給父母的建議
在我們的文化上,還有一種時常出現,且因而帶給孩子,甚至大人羞恥感的文化習慣:比較。
父母的羞辱創傷
許多父母在過往的成長經驗中,帶著羞辱創傷長大。在這樣的羞辱創傷中,父母帶著強烈的匱乏感、不安全感與自我厭惡感。為了要安撫這些感受所升起的羞愧感、不安、恐懼與焦慮,我們會想找一個親近的對象,安撫自己這些負面情緒,而孩子就成為最容易被選擇的對象。理由是:因為孩子最容易控制,也最不容易背棄父母。
父母的羞辱創傷,就這樣不知不覺地複製到孩子的身上。最讓人驚訝的是,很多在亞洲文化中父母習慣的教養方式,卻是羞辱創傷展現的樣貌之一。寫出這些,並非為了要用來責怪誰,而是:唯有我們開始意識、開始覺察,我們才有機會調整對待自己與他人的方式,關係才有機會改變,成為更接近愛的模樣。
那麼,父母的羞辱創傷可能會如何展現,影響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呢?
為什麼當別人(孩子)與我們想的不同時,我們就要攻擊他?
「有的時候,我其實只想要跟父母分享我覺得有趣的事情。但是說出來之後,卻會遭受他們的嚴厲批評。比如給他們看我和朋友一起去飯店開Party,飯店很美,想跟他們分享。他們卻馬上說我們這一代都很拜金,不懂得賺錢的辛苦。」
「有一次跟父母聊到同志婚姻,我說我會支持,父母立刻罵我說:『就是有你們這些不懂事的孩子,生育率才會節節下降,都是你們害的。』然後說我不結婚就是都交到壞朋友,只會爭取什麼平等自由,都不考慮父母的心,很不孝。」
「之前選舉的時候才誇張。我爸知道我跟他要投不同候選人,居然跑進我房間,想要搶走我的身分證,不讓我去投票,我差點要被軟禁在家裡。後來我成功投票之後,我爸說我沒腦、年輕人都會被煽動,不懂政治選舉手段,然後就一年不跟我講話,看到我就露出厭惡的表情。我不懂的是:就算他和我支持的候選人不同,我也不會這樣羞辱他、恨他,但他為什麼會這樣對我?」
父母以羞辱孩子,安撫自己的「情緒重現」
在親子關係中,當孩子日漸長大,我們會觀察到一個現象:
有些父母,時常會使用相當於羞辱性的言語攻擊孩子,可能是否定、輕蔑、批評,甚至是言語、肢體暴力——只因為孩子與自己的想法不同。
許多孩子在這樣的過程中極為受傷。有些孩子會在這樣的過程中努力澄清,但有些孩子,可能會因而轉身就走,走到父母摸不到也看不到的地方,默默療傷。
只是,為什麼當孩子與父母的想法、感受不同時,有些父母會因而羞辱孩子呢?最大的原因,和我們前文談到羞辱創傷的影響有關:
當孩子表示出與父母不同的感受與想法時,父母過往的羞辱創傷會被激發:面對與自己不同的想法與感受,立刻感覺到自己被否定,可能會被攻擊、被羞辱。於是,「情緒重現」開始運作:父母的內心,會重現過往羞辱創傷經驗的羞恥感、不安、害怕、緊張焦慮……
於是,為了因應這個「情緒重現」,過往用以因應、安撫這個情緒重現的防衛機轉就出現了——羞辱他人。
重複輪迴的「羞辱創傷」
因為羞辱他人,永遠是一個可以最快制止別人繼續展現我們不想看到、聽到的行為的方式。且身為權力位置較高的父母,很容易可以執行這個方式,去制止孩子做出會引發父母焦慮的行動;甚至藉由否定、羞辱孩子,讓孩子不敢再做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