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載杜甫是撐死的?他可能有「再餵食症候群」,再餵食症候群是什麼?4大特徵、7危險因子一次看
《舊唐書‧杜甫傳》中記載,「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於耒陽」。據說,杜甫當年離開四川後客居湖南,被突如其來的洪水圍困多日才獲救。當地的縣令因此特別盛宴款待,沒想到肌餓多時的杜甫卻因暴飲暴食而過世。
什麼是再餵食症候群?
再餵食症候群的主要特徵包括:
再餵食症候群有哪些風險因子?
該如何預防再餵食症候群?
{DS}
《舊唐書‧杜甫傳》中記載,「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於耒陽」。據說,杜甫當年離開四川後客居湖南,被突如其來的洪水圍困多日才獲救。當地的縣令因此特別盛宴款待,沒想到肌餓多時的杜甫卻因暴飲暴食而過世。
古代學者在探討杜甫死因,多認為可能與食物中毒或消化不良有關。雖然確切的死因已無從考證,但從現代醫學的角度,卻不得不讓人懷疑,可能與所謂的「再餵食症候群」有關。
什麼是再餵食症候群?
再餵食症候群(Refeeding Syndrome)是一種罕見但危險的營養代謝紊亂症狀,通常發生在飢餓或極度消瘦的人,因重新開始進食而引發的一系列生理變化。這種症候群的核心特點是在營養攝取迅速增加時,身體無法適應這種改變,導致多個器官和系統的不協調反應。
再餵食症候群的主要特徵包括:
- 胰島素反應:迅速增加的食物攝取會刺激胰島素分泌,導致血糖迅速下降,可能引發低血糖症狀。
- 電解質不平衡:當重新進食時,磷、鉀、鎂等電解質受到胰島素分泌影響,往細胞內移動,這可能導致低血鉀、低血磷等電解質異常,進而影響心臟、神經和肌肉功能。
- 液體滯留:胰島素的分泌也會使腎臟留住鈉離子,進而導致體液滯留,這可能增加肺臟和心臟的負擔。
- 肝臟功能異常:肝臟也會受到再餵食症候群的影響,可能導致脂肪肝或其他肝臟問題。
因此,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杜甫可能因長時間的飢餓狀態後,突然暴飲白酒和大量牛肉,導致身體難以應對食物攝取的變化,引發類似再餵食症候群的生理反應,最終導致死亡。
再餵食症候群有哪些風險因子?
再餵食症候群的發生與多種風險因子密切相關,特別容易發生在飢餓或消瘦的個體。以下是一些可能增加再餵食症候群風險的因素:
- 長時間飢餓:長期處於飢餓狀態,身體已經適應了營養不足,重新開始進食時可能導致代謝混亂。
- 極度體重減輕:如果一個人的體重已經極度減輕,體脂肪和肌肉質量都減少,再餵食症候群的風險會增加。
- 電解質不平衡:先前存在的電解質不平衡,尤其是低血鉀、低血磷等,也會增加再餵食症候群的風險。
- 過度補充營養:過快、過多地補充營養,特別是高糖分和高磷的食物,可能引發胰島素反應,增加再餵食症候群的風險。
- 長期酒精濫用:酒精濫用可能導致多種營養不足,包括維生素和電解質,使患者更容易發生再餵食症候群。
- 慢性疾病:某些慢性疾病,如腸胃道問題、心臟病或腎臟病,可能使身體更容易受到再餵食症候群的影響。
- 高危人群:老年人、嬰兒、孕婦和患有精神健康疾病的人群更容易發生再餵食症候群。
瞭解這些風險因子可以有助於醫療專業人員更好地識別和處理可能出現再餵食症候群的患者,特別是在重新開始進食時需要更謹慎補充營養,以避免潛在的風險。
該如何預防再餵食症候群?
以下是一些預防再餵食症候群的方法:
- 密切監測:對於處於飢餓狀態的個體,應定期監測其營養狀態、電解質水平和體重。
- 逐漸進食:重新開始進食時,應該逐漸增加營養攝取量,而不是過度補充。這有助於身體適應新的營養狀態,減少再餵食症候群的風險。
- 專業指導:在需要重新開始進食的情況下,最好在醫療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制定適合個體情況的營養計劃,並密切監測進展。
- 適當的營養:確保飲食提供適當的營養,包括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這有助於減少再餵食症候群的發生風險。
- 電解質平衡:監測和維持正常的電解質平衡,特別是鉀、磷和鎂的水平,可以幫助預防再餵食症候群。
避免再餵食症候群的關鍵在於謹慎地管理重新開始進食的過程,特別是針對那些長期飢餓或極度消瘦的個體。與醫療專業人員密切合作,依循適當的營養計劃,可以有效地減低再餵食症候群發生的風險!
本文獲「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授權轉載,原文:飢餓多日,暴飲而死。從現代醫學看杜甫死因
延伸閱讀
易怒、暴飲暴食...都是「經前症候群」惹禍!中醫教你從「飲食+4穴道」改善經前症候群
明明很健康,怎麼會「猝死」?心臟外科醫師告訴你:易猝死的原因+2大時間點
48小時內還有救!不小心暴飲暴食了,就靠這5種食物消滅多餘卡路里
責任編輯:曾耀儀
核稿編輯:林勻熙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查看全部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是一結合醫療、藥品、保健、養生的行動網路平台,並經營華人醫療界最具規模醫藥諮詢,擁有1,500位專業醫療人員,提供民眾線上免費醫療諮詢。擁有超過6萬筆中西藥藥典,及上萬筆常見疾病及醫護名詞,破解艱深的醫療與用藥相關專有名詞,讓醫療更貼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