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以上 小心骨鬆4徵兆 頭碰不到牆,可能就是骨質疏鬆危險群!
骨質疏鬆症有「無聲的慢性殺手」之稱,世界衛生組織認定骨質疏鬆症是全球第二大的重要流行病,預估到二○五○年,亞洲地區因為骨質疏鬆症而導致髖關節骨折人數將會高達三百二十五萬人。
在台灣,推估五十歲以上民眾三成有骨質疏鬆風險,別等到骨折才開始留意自身的骨質健康。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助理教授黃兆山指出,五十歲以上、有骨質疏鬆風險者,建議可進行骨密度檢測,再決定後續的調整與治療。以下為口述紀要:
身高變矮四公分 就可能是骨質疏鬆?
人體的骨組織中有「造骨細胞」和「破骨細胞」兩大重要細胞,在正常的情況下,破骨細胞破壞舊的骨組織,而造骨細胞補上新的組織,形成互補。隨著年齡增加,破骨細胞破壞的速度加快,讓造骨細胞來不及生成,使得骨質總量的減少、骨頭結構的改變,進而導致骨質疏鬆症。
我們在三十歲左右,骨質量就會達到顛峰,之後以每年一%的量逐漸減少,再加上女性更年期荷爾蒙的影響,骨質流失加速(每年降約三%)。
根據統計調查結果顯示,台灣五十歲以上民眾的骨質疏鬆盛行率達三○%左右。一旦骨質流失過多,就可能讓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使得骨骼變脆、變弱,造成骨質疏鬆症。
除年齡、性別以外,骨質疏鬆的風險因子還包括:家族病史、自己曾經骨折過(骨密度相對低者)、有抽菸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癌症治療、慢性病(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另外,需要特別留意的是,使用某些藥物也可能導致骨頭代謝變差,長時間使用就會有骨鬆風險,如類固醇、胃藥、制酸劑、抗憂鬱劑、甲狀腺藥物等,因此建議這類患者可進行骨密度檢查、骨鬆的風險評估為佳。
除了到醫院檢測骨質密度外,還可以從身體外觀來判斷自己有無骨鬆風險:第一,身高較年輕時變矮四公分;第二,體重過輕:BMI小於十八・五,也可以使用「年紀減體重大於二十」的簡易估算方法,大於二十代表骨質疏鬆風險較高。
第三,靠牆站立時,頭枕部無法觸及牆面,或距離超過三公分;第四,肋骨下緣與骨盆間距小於一指幅寬(兩公分):請受檢者站立,兩手自然平舉,測量側面肋骨最下緣與骨盆上緣的垂直間距。
也有患者會詢問是否臉鬆、臉垮也是骨鬆徵兆,這和肌少症、衰弱症較有關,但若有這類狀況,他們患有骨質疏鬆的風險的確比較高,同樣也是不容忽視。
如何預防骨質流失?補充鈣質是根本
為了減緩中年以後骨質流失的速度,不想增加骨質疏鬆風險,補充鈣質是基本。鈣能夠使骨質的流失減緩,若沒有充分攝取,流失的骨質相對會更多。因此建議可以吃乳製品、小魚乾等物,補充足量的鈣質,本身若是乳糖不耐症患者,也可以吃優格、起司幫助補充鈣質。
另外,維生素D3也是防骨質疏鬆的必要之物,我們可以靠曬太陽來合成維生素D。但也由於外出曬太陽可能牽扯空氣汙染、皮膚癌等問題,因此許多民眾外出時都會擦防曬(SPF 15以上)、撐陽傘,但這都會影響維生素D的吸收。若有如此擔憂,建議可以曬局部位置,如手、腳,每天曬五至十分鐘就足夠。
除飲食外,也可靠運動來幫助強化骨頭、使平衡感變好,也能預防跌倒的風險。運動方面可以嘗試爬山、小跑步、健走(五千至一萬步較為理想),或是幫助強化心肺功能、肌力和骨頭的有氧運動。沒有運動習慣者,留意運動不宜太激烈,可以採漸進性增加步數、運動時間等。
積極治療,骨密度可以逆轉
曾有一位六十多歲女性患者,只因在抱著孫子的情況下拿重物,就造成腰椎的壓迫性骨折,骨折後行動不方便,甚至臥床了兩個禮拜,就醫檢查才發現自己有骨質疏鬆問題。在進行藥物治療後,不僅疼痛改善了,也讓骨密度慢慢增加。
其實骨質疏鬆不可怕,可怕的是等到骨折後才發現自己有骨質疏鬆問題。因此平時保持理想體重、多運動、曬太陽幫助合成維生素D、少碰菸酒及避免跌倒等,都可以降低骨質疏鬆的發生率,並且減少骨折的可能性。
值班醫師 黃兆山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
經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研究員
現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
骨密度多少才正常?
醫師會將你的骨質密度檢查結果,與30歲健康成年人的最佳或顛峰骨質密度進行比較,從而計算出一個比較值:
.小於1個標準差:骨質密度正常
.標準差介於-1.0至-2.5間:骨質密度過低
.標準差-2.5以下:表示有骨質疏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