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醫師和醫師娘的「中年危機」!面對更年期、空巢期、感情平淡期...他們給的人生建議
「中年危機」是許多人步入半百前後的生命過程之一。隨著年紀增長,可能發現自己前半生充滿後悔,且後半生正逐漸步入無可避免的死亡,因而產生強烈的焦慮與憂鬱,進而迫使自己改變。如一般大眾對於男性中年危機印象可能是找一個比自己年輕許多的情人;女性則是會遇到更年期,或在孩子外出上學、工作後,因空虛無助而掉眼淚等。
但不管是menopause(女性更年期)、andropause(男性更年期),其實這時更要重視的是「couplepause」,也就是配偶間會遇到的共同難題。男女性到了中年後都可能會遇到感情平淡、生理衰退、孩子離家、長輩離世等事件,甚至也要處理配偶兄弟姊妹、朋友的問題。這種狀況也使我們日漸與社會疏離、與群體斷聯,甚至直接或間接引發婚姻問題和家庭問題,因此適時的尋求幫助非常重要。
「call for help」尋求幫助
對於一件事的見解,男女性認知可能會大大地不同,男性覺得沒事就是不搞事、安分守己;女性則會認為沒事就是要預防,防患未然。保仁醫師的情緒波動不大,「我覺得自己是看結果」,出現問題再處理就好。
太太芙蘿拉說,對於女性而言,大多數都了解自己正邁入中年、慢慢變老,而且也會出現情緒不穩定、私密處乾燥等更年期困擾,「我認為不論男女,遇到這狀況都要有所自覺,」提早接受並面對自己,或是配偶的更年期症狀。
此時,學習適時的誠實地告知家人,自己遇到的狀況與擔憂,「要讓家人了解你現在正在經歷什麼樣的情緒。」,千萬不要以為麻煩家人一直隱忍,直到自己掌控不住,情緒爆發開來,家人也會錯愕。切記,已經習慣照顧別人的女性,對於自己的狀況並不太在意,也不會有所警覺,不要總是忍耐和壓抑,非到節骨眼、緊要關頭才重視自己的損傷。
對於男性而言,建立良好溝通管道、適時的call for help,建立自身的發洩管道很重要。保仁醫師曾經參加一個銀髮論壇(參加者年紀多已過半百),發現參加者80~90%是女性,另外10~20%的男性是那八~九成的女性拉來的,我們也可以從這狀況了解,女性較願意接受新知,而男性的生活模式較為閉鎖,未來很容易出現問題。
建議男性們都要有一個朋友互助會或發洩的管道,如銀髮族團體,甚至是在公園下棋、議論政治,也都不妨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方法。
雖然到了某個年紀後,向外求援困難、很難拉下臉,但還是要適時的call for help,以防後續發生更嚴重的後果。
保仁醫師的身邊就有個案例:一位朋友因為癌症侵擾,跑去空氣較為清新、脫離世俗塵囂的地方行醫,但最終還是不幸過世了。在那位朋友離世一兩年,我們才得知朋友的太太帶著小孩一同輕生的消息,頓時心情難以言喻又非常難過。可能是朋友沒有預先將後事與家庭安頓好、又或者是沒有梳理好人際關係,才導致這樣的事件,但我們也不清楚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事情,旁觀者也無法置喙過多。
因此從這時開始,保仁醫師便積極地把朋友都找回來,建立一個「朋友互助會」,偶爾聊天打屁、每三個月的定期聚會,這之間不只聯絡感情與交換近況,也提到未來若誰不幸先離世,群組中的其他人也會陪伴、關心或照顧對方的配偶或孩子,經濟上有需要時也會盡力幫忙。
男女性到了中年後都可能會遇到感情平淡、生理衰退、孩子離家、長輩離世等事件,甚至也要處理配偶兄弟姊妹、朋友的問題。這種狀況也使我們日漸與社會疏離、與群體斷聯,甚至直接或間接引發婚姻問題和家庭問題,因此適時的尋求幫助非常重要。
年過半百,身體健康狀況不如以往,甚至也開始可能會接到身邊親友的訃聞,芙蘿拉也擔心有一天就突然倒下,也曾跟保仁醫師說「自己最近常頭暈,腦開過刀、胃又不好...好怕有一天就突然倒下,拖累到保仁,」而保仁醫師的回答卻讓芙蘿拉為之驚喜,
「沒有關係,家人本來就是拿來拖累的。」
雖然知道這可能是保仁醫師常用的「江西話治療」,但脆弱時,只要有這一句話便足矣。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林勻熙
仁間診療室
查看全部陳保仁醫師
台灣大學 醫學系畢業
台大醫院 婦產部腫瘤暨內分泌研修
現任:
禾馨醫療 總院長
禾馨民權婦幼診所 院長
新北市政府性別平等委員會 委員
專長:
周產期專科、婦科專科、微創手術、私密處整型、更年期障礙
著作:
姊妹的50道陰影
經歷:
前 敏盛綜合醫院 副院長
前 台灣婦產身心醫學會 理事長
前 台北市政府府級心理健康委員會 委員
前 桃園縣家庭暴力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委員會委員
國內外醫學研討會受邀講師(IMCAS、AMWC、TSPS、LMSTW)
「互動式創新性教育課程」教師研習授課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