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節氣到》食欲差、頭重重...是「濕氣」太重!中醫一杯「穀雨養生茶」助護肝+腿部1穴道健脾利濕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中,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約在國曆的4月19或20或21日。

良醫劃重點良醫劃重點 撰文者: 曾耀儀2024-04-10

穀雨是什麼意思?
穀雨3大習俗
穀雨7大禁忌
穀雨的養生觀念
穀雨養生吃什麼?
穀雨養生穴道
穀雨養生茶飲
{DS}

穀雨是什麼意思?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中,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約在國曆的4月19或20或21日。此時農民剛好春耕完,水田內秧苗正需大量雨水滋潤,幫助秧苗的生長,雨生百穀,適時的雨水對於農作物而言相當重要,因此命名為「穀雨」。

穀雨3大習俗

農業部食農教育整合資訊平台說明,穀雨延續著清明時節的氣溫變化差異,這個時節的氣候也是時晴時雨,時冷時熱,讓人捉摸不定,要注意穿著,以免受寒生病。以下介紹3個穀雨習俗:

  1. 採收梅子:此時正逢梅子採收的時節,因此穀雨在中國南方也被稱為「梅雨」。採收後的梅子會被製成如梅酒、梅茶和蜜餞等可口的加工品。

  2. 收春茶:茶農也忙著採收新芽,製作一年之中品質最好的春茶。

  3. 賞花:百花之王的牡丹又有個「穀雨花」的別稱,古代的詩人墨客常在此時舉辦牡丹花會,南投的杉林溪亦是著名的賞牡丹勝地;開暮春4月也正是油桐花盛開的季節,可以趁著氣候宜人的時候,出外觀賞盛開的白色桐花。

穀雨7大禁忌

穀雨除了有賞花、收春茶的習俗外,有幾項禁忌也要提醒大家特別注意:

  1. 戒爆怒:穀雨日天氣忽冷忽熱因此脾氣較差,一旦動怒容易犯下不可逆的錯誤。

  2. 不宜減衣物:穀雨日天氣早熱晚涼,不宜收太多衣物以免身體著涼感冒。

  3. 避去森林:穀雨日是撲滅害蟲的時刻,因此害蟲較多前往山區森林多的地方容易被害蟲叮咬,因此僅量避開森林與雨林之地。

  4. 注意除溼:穀雨日容易下雨,也容易忽冷忽熱,溼氣較重,因此要注意多加除溼,以免引發痛風。

  5. 小心用電:穀雨日溼氣重,用電要小心,尤其電器用品容易受潮,或者使用電器用品容易觸電。

  6. 傳染疫情變多:穀雨日濕氣重,易引發傳染疾病,尤其現在疫情嚴峻,需要注意社交距離,以避免傳染病發生。

  7. 上山要注意:穀雨日易下雨,前往山上要注意容易天雨路滑,易跌倒摔倒,建議避免前往上區。

穀雨的養生觀念

澄觀中醫診所周傑川副院長說明,穀雨時節由於濕氣重,容易產生濕熱疾病,如胃口不佳、身體困重、頭重如裹、關節肌肉痠重等不適, 大家要謹防濕邪入侵,以下介紹幾個穀雨養生重點:

  1. 慎防花粉過敏:
    穀雨謹防春季花粉過敏,春季花粉過敏是春天好發的疾病,各種花粉形成的漂浮物、空氣中的粉塵都是潛在的過敏源,春風一吹,很多人容易出現臉部紅腫、打噴嚏、流鼻涕等過敏症狀。過敏體質的人這個季節應防花粉症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特別要注意避免與過敏源接觸,出現過敏反應時需及時就診。

  2. 適當鍛鍊養陽:
    中醫中講究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尤其春日總給人們一種萬物生長、蒸蒸日上的景象。此時野外空氣特別清新,正是採納自然之氣養陽的好時機,而活動為養陽最重要的一 環,人們應根據自身體質,選擇適當的鍛煉項目,不僅能暢達心胸,怡情養性,而且還能擴大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加出汗量,使氣血通暢,鬱滯疏散,祛濕排毒,提高心肺功能,增強身體素質,減少疾病的發生,使身體與外界達到平衡。

穀雨養生吃什麼?

穀雨養生怎麼吃?周傑川副院長建議,飲食上以健脾祛濕為主,不宜辛辣,配合具有良好祛濕效果的食物,如白扁豆、赤豆、薏仁、山藥、荷葉、芡實、冬瓜、陳皮、白蘿蔔、藕、海帶、竹筍、鯽魚、豆芽等。

穀雨養生穴道

穀雨養生除了注意飲食與生活作息以外,也可以再搭配穴道按摩,來加強保健。翰鳴堂中醫診所康涵菁中醫師以下介紹2個適合穀雨節氣的按摩穴位,趕快學起來~

穀雨養生穴道

穴位

1.太衝穴

2. 陰陵泉穴

位置

位於足背側第1、2足趾跖骨連接部位的凹陷處

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按法

雙腳穴位可交替按壓,有痠脹感即可

直接按壓該穴以外,也可沿脛骨內側將脾經穴位由下往上拍打或輕刮,能強化溼氣代謝

功效

太衝穴是足厥陰肝經的原穴,具有調節肝氣及紓壓助眠之功

陰陵泉穴是足太陰脾經的合穴,具有健脾利濕之功

圖解

太衝穴是足厥陰肝經的原穴,具有調節肝氣及紓壓助眠之功。


陰陵泉穴是足太陰脾經的合穴,具有健脾利濕之功。


穀雨養生茶飲


玫瑰陳皮枸杞茶

材料:取玫瑰3朵、陳皮3g、枸杞6顆。
作法:將上述材料沖洗乾淨後,以沸水沖泡10至15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玫瑰能夠疏肝解鬱,搭配陳皮理氣健脾,枸杞滋腎護肝,有助於平衡臟腑的氣機。

延伸閱讀

「穀雨」養生重肝、脾!中醫公開養生「5穴道+2食補」,喝「這湯」清熱又排毒

「穀雨」最怕熱濕積身體!咳嗽、哮喘、關節痛...醫師教你這樣吃,祛濕利水

資料來源:小孟老師農業部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台澄觀中醫診所周傑川副院長翰鳴堂中醫診所康涵菁中醫師

責任編輯:曾耀儀
核稿編輯:陳宛欣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