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洛氏四重症「術後隱憂」藏心衰竭風險!小兒心臟權威曝1治療免除開胸風險...健保減輕百萬負擔

法洛氏四重症是一種先天性心臟病,約佔所有先天性心臟病的7~10%,同時也是最常見的發紺性先天性心臟病。(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法洛氏四重症是一種先天性心臟病,約佔所有先天性心臟病的7~10%,同時也是最常見的發紺性先天性心臟病。小兒心臟權威表示,法洛氏四重症患者即使在兒童期接受手術矯正,但仍須定期追蹤心臟功能,且術後可能出現肺動脈瓣膜逆流,長期下來可能影響心臟功能,進而導致心臟衰竭。
法洛氏四重症「術後隱憂」嚴重恐致心衰竭
台大兒童醫院小兒心臟科教授王主科醫師表示,心臟是人體的核心動力源,透過四個腔室(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之間的瓣膜開合,將血液輸送至全身,確保各器官獲得足夠的氧氣與養分。其中,肺動脈瓣膜位於右心室與肺動脈之間,負責防止已被送往肺部的血液逆流回右心室。
然而,對於法洛氏四重症患者來說,術後的肺動脈瓣膜逆流卻是不容忽視的隱憂,若未妥善管理,可能最終導致心臟衰竭。王主科進一步說明,肺動脈瓣膜逆流初期通常不會引起明顯症狀,但隨著時間推移,右心室需要持續負擔逆流造成的壓力,最終可能導致心臟逐漸擴大,進而發展成心臟衰竭。
根據國內外研究顯示,約20~30%的法洛氏患者術後在長期追蹤過程中需接受肺動脈瓣膜置換。過去,傳統的治療方式需再次進行外科開心手術,對於曾接受過多次心臟手術的病友而言,此方式風險較高,恢復期長,也伴隨更大的身心負擔。
免除開胸風險!台大兒醫完成破百例置換手術
為降低法洛氏四重症患者治療風險,台大兒童醫院心臟團隊於2015年率先引進「經心導管肺動脈瓣膜置換術」,病人無需再接受開心手術,且顯著降低手術風險及術後不適。不僅如此,隨著醫療技術的持續進步,瓣膜的設計不斷創新,近年來更發展出新一代的自膨性(self-expandable)瓣膜,可透過導管植入,置放在更大的右心室出口。
台大兒童醫院心臟團隊在2021年8月獲得柏世大肺動脈瓣膜(Pulsta Valve)原廠指定為台灣唯一的指導團隊,負責協助全台其他醫學中心推動經心導管肺動脈瓣膜置放術。截至2025年3月4日,台大團隊在王主科醫師帶領下,由林銘泰醫師與陳俊安醫師共同協助,已成功完成101例Pulsta Valve置換手術,個案數為單一醫學中心全世界之冠。
此外,健保署於110年12月起核准心導管肺動脈瓣膜置換術納入健保給付,符合治療標準的患者無需再承擔百萬的高額醫療費用,且可避免再次接受開心手術的風險與痛苦。大幅提升法洛氏四重症患者的生活品質,也讓更多病友能及時接受適當治療。
醫籲定期追蹤,掌握黃金治療時機
王主科提醒,法洛氏四重症病友即使在兒童時期已接受手術矯正,仍需定期追蹤心臟功能。長期下來,右心室可能因肺動脈瓣膜逆流而逐漸衰退,而影響整體心臟功能。透過影像檢查與運動功能評估,醫師可以適時提供介入治療建議,並呼籲法洛氏四重症患者重視術後追蹤,以及若有肺動脈瓣膜逆流問題,儘早諮詢專業兒童心臟科醫師,以掌握黃金治療時機。
【延伸閱讀】
心肌炎嚴重可能致命!心肌炎症狀、病因、診斷及治療一次整理
胸悶原因不一定是心臟病!從胸悶症狀看5種可能疾病,要看哪科?如何舒緩?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曾耀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