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家人肯定 孩子的「習得無助感」

撰文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2018-10-08

作家小野曾說:「你所反抗的,正是你所眷戀的。」正是因為你在乎、你渴望,所以才願意動用全身的力氣去對抗,或者去逃離,只為了讓這一切有所改善。可是當你發現,自己能夠做的都做了,這一切卻像一灘完全無法激起漣漪的死水,所有的希望彷彿被無止境的黑洞吸乾,你的世界陷入一片空無的死寂。

無論你做什麼,都被視為對這個家庭缺乏向心力的行為、辜負父母對你的撫養、違背父母對你的期待。無論你跑到哪裡,或者編織出多麼完美的不回家的理由,你還是開心不起來。因為你騙過了家人,但終究騙不了自己。什麼意思呢?

你或許沒有覺察到,不管你放了多少狠話、下定多少次決心,在你的內心深處,依舊住著一個希望父母會改變,能肯定你、鼓勵你的小孩。你期待有一天,他們終於發現你從小一直沒有被滿足的渴望,然後把你捧在手掌心呵護著,將那些你長年的失落好好地愛回來。可惜的是,抱著這樣期待的你,將會在期待與受傷之間展開痛苦的無限循環。

「不回家,你就沒機會看見父母的改變,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呀!」長久以來的渴望,總是躲在內心的某個角落,當你決定要放棄一切的時候,悄悄地跳出來,在你耳邊質疑你的行為,提醒你不要因一時衝動導致前功盡棄。

「別傻了,這麼多年來,哪一次回家沒有發生衝突?」你拍拍自己的臉頰,用過往的負面經驗提醒自己回到現實。

「說不定……」內在的聲音不放棄地勸進你:「說不定今年真的會不一樣呢!你不是想了很久,要勇敢地對父母說出你的感受嗎?」

「最好是!每次講出自己的真心話,只會被罵而已。你忘了去年的慘況嗎?」你再一次反駁自己內在的聲音。

「不一定啦。說不定上次是你說話的口氣不好,或者爸媽沒聽清楚而已,你再用心一點、好好講,說不定事情就會不一樣……」

就這樣,你在理性與渴望、現實與期待之間,永無止境地互相拉扯。

心理學有一個概念,叫做「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心理學家將實驗室的小白鼠關進鐵製的籠子,並且不定時施以通電。小白鼠一來因為不管怎麼跳、跳到哪裡都會被電到,二來因為不定時的通電,小白鼠無法預測痛苦什麼時候會降臨。到後來即使心理學家調低電量、頻率,牠們都選擇待在原地,坐以待斃,甚至連實驗者將籠子的門打開,有些老鼠也放棄了逃離的行動。

這種情況與前面提到的「對抗或逃跑」是很相似的。無論是對抗或逃跑,你的心依舊「住」在這個家裡,依舊深受這段關係的壓迫與傷害;無論你怎麼努力,結果都是無濟於事。當你面對這樣的狀況,時間久了,就會感覺到習得無助感。

帶著沉重的無助感,有些人選擇自我放棄,藉由近乎漠然的情緒反應,讓父母持續用他們習慣的行為模式來傷害自己;有些人選擇斷絕家人關係,決定將自己與家人拉出一段遙遠的距離,從此不讓家人越雷池一步。

有些人以為這些孩子性格冷酷、無情,不懂得感恩。事實上,那只是表面的行為帶給別人的誤解,而他們的內心存在著許多衝突:

想對父母釋出善意,卻害怕被拒絕。 想對父母表達脆弱,卻害怕被嘲諷。 想坦露真實的想法,卻擔心被責備。 因為痛苦而想奮力改變一切,卻擔心被父母處罰。 因為無力而想遠遠逃離一切,卻又害怕被譴責、被遺棄。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擔心與害怕?因為他們在成長過程當中已經累積太多受傷的經驗,以至於他們對許多大家認為理所當然的互動,卻是抱持著負向的預期。這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經常會有幾種情緒交替出現:

憂鬱/不相信這個世界有真正的愛,也不認為自己的努力可以改變什麼。他們對於改變充滿了失望、對自己感到無力,甚至認同父母的觀點:我的確是一個不好的孩子、我不值得被肯定,這輩子脫離不了被數落、被貶低的命運。

憤怒/對這個世界感到生氣,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感到忿忿不平,氣憤父母對自己的教養方式,也氣自己無法改變現況,無法保護自己。

自責/覺得自己一定還不夠好、不夠努力,所以才會被父母這樣對待。認為自己自作聰明、沒事找事做,早知道就不要採取任何行動,逆來順受就好了。

這些孩子不僅背負著他人的不諒解,內心也同時充滿了對自己的指責,對父母的愧疚與罪惡感。其實,不管是對抗或逃跑,往往是他們當下所能想到的最好選項了。但這些行動引發了父母的負面情緒,孩子一接受到這樣的訊息,很可能立刻感受到長久以來熟悉的害怕與擔心,因而選擇放棄繼續行動。既然不管對抗或是逃離,終究還是會讓自己被責難,難道我們真的就只能接受現況、坐以待斃嗎?當然不是。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