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鬱症症狀?什麼人會得?13種症狀、3類型、溝通5技巧詳解
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是一種情緒失調的精神疾病,患者在發病期間會處在情緒兩極的病態交替,反覆經歷情緒亢奮的躁期與低落的鬱期,因此又稱「雙相情緒障礙症」。
躁鬱症是什麼?
躁鬱症成因
躁鬱症13種症狀
躁鬱症分3類型
躁鬱症的診斷原則
躁鬱症如何治療?
躁鬱症不治療會怎樣?
躁鬱症可以根治嗎?
如何與躁鬱症患者溝通?
躁鬱症案例分享
{DS}
上週明明還情緒高漲、精力充沛,這週卻突然感到疲憊、無精打采,甚至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這對一般人來說或許只是一時情緒低潮,但對躁鬱症患者來說,這種情況卻是常態。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以情緒的極端波動為特徵,常在無病識感的情況下,做出令自己後悔的行為,並為此付出沉重代價。躁鬱症的症狀有哪些?如何治療?怎麼與躁鬱症患者溝通、安撫?以下介紹5個照護技巧。
躁鬱症是什麼?
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是一種情緒失調的精神疾病,患者在發病期間會處在情緒兩極的病態交替,反覆經歷情緒亢奮的躁期與低落的鬱期,因此又稱「雙相情緒障礙症」,發病高峰期約在20歲~30歲,且有年輕化的趨勢。
躁鬱症成因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伯特利身心診所院長王仁邦醫師說明,躁鬱症的成因涉及生物、心理和社會環境等多方面因素。
- 生物因素:如家族病史、腦部結構異常。
- 心理因素:如親人過世、考試失利、感情不如意等重大壓力事件。
- 社會環境:如氣溫變化或高緯度生活,都會提高發病風險。
此外,藥物、酒精與毒品濫用,亦可能導致次發性躁鬱症,進一步加重病情。
躁鬱症13種症狀
躁鬱症患者的情緒表現分為躁期與鬱期,其症狀呈現依據分期有所不同;約半數患者會經歷鬱期。此外,男性躁期較長,女性則更易經歷憂鬱期,顯示性別間症狀表現有所差異。
躁期症狀
躁期症狀以情緒亢奮或易怒為主,表現為情緒高昂、思維跳躍、語速加快、活動力顯著提升,並伴隨睡眠需求減少。患者可能產生過度行為,如冒險投資、衝動購物、過度發展事業或建立複雜的感情關係,甚至出現暴力傾向,這些行為往往導致財務損失或人際問題,症狀持續至少一週。
鬱期症狀
鬱期則以情緒低落為主,症狀包括憂鬱、疲憊、失眠、食慾減退、動作與思考遲緩,甚至記憶力減退,並伴隨負面想法。患者可能對未來感到無助、自覺毫無價值,嚴重時可能出現輕生念頭,鬱期症狀持續至少兩週。
躁鬱症分3類型
躁鬱症可分為三種類型,包括第一型、第二型和循環型情緒障礙。
說明 | 持續時間 | |
第一型躁鬱症 | 患者會歷過狂躁期,但不一定伴隨憂鬱期,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曾出現憂鬱期。 | 單次病程通常持續數月 |
第二型躁鬱症 | 特徵是反覆出現輕躁和憂鬱發作,患者的憂鬱期占終生約五成的時間,且女性患者比例較高。 | 單次病程通常持續數月 |
循環型情緒障礙 | 患者的情緒在輕鬱與輕躁之間擺盪,症狀雖未達急性躁症或重度憂鬱症標準,但持續時間長,情緒起伏不易被察覺,病情容易被忽略。若情緒波動加劇,甚至出現自殘行為,可能與邊緣性人格障礙相關。 | 單次病程常超過兩年 |
躁鬱症的診斷原則
在診斷躁鬱症時,無法單憑一套標準化的準則,必須綜合考量患者的日常情緒表現,並與其原有的個性特質進行比較,是否存在極大反差。
例如平時健談的患者,如果突然變得寡言,可能是進入憂鬱期的跡象,但對於其他本來就不善言辭的人來說,這可能只是正常狀態。同樣地,若某人熱衷投資,表現出較高的風險容忍度,也未必意味他罹患躁鬱症,可能只是其個性特質的自然表現。因此,診斷時需全面了解患者的背景與特徵,避免因單一行為或表現做出不準確的判斷。
躁鬱症如何治療?
躁鬱症的治療需透過藥物與心理治療,兩者需相輔相成,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減少復發風險。
藥物治療
情緒穩定劑是核心藥物,可有效緩解躁期與鬱期的情緒波動,但不會導致情緒過度轉換。對於首次發作的患者,通常建議至少服用一年;頻繁發作的患者,可能需要長期服藥。此外,抗精神病藥物也適用於躁鬱症,特別是頻繁發作的患者,建議使用長效針劑。急性憂鬱期可輔以抗憂鬱藥物,或短期使用鎮定藥物與安眠藥,緩解失眠、焦慮症狀。
非藥物治療
心理衛生教育與支持性心理治療扮演重要角色。在躁期,需要為患者設置適當的行為限制,同時避免過度批評,以穩定情緒;在鬱期,則透過陪伴與鼓勵,幫助患者減輕情緒低落帶來的壓力。並且在病情穩定後,盡量減少心理與環境壓力因子,以降低復發的可能性。
躁鬱症不治療會怎樣?
每次躁鬱症發作都是對大腦的一次損傷,若未妥善治療,輕微壓力事件、甚至沒有壓力事件也可能輕易引發躁症、鬱症發作,此現象被稱為「點火理論」。
躁鬱症可以根治嗎?
所謂根治,指的是病情能夠穩定控制,不再復發;或是即使在復發的情況下,能夠提早做處理,不會因此再度惡化住院。
躁鬱症患者若配合妥善治療,病情是能夠趨於穩定,不再急性復發、住院的,達到功能性回復(Functional Recovery),維持正常的生活機能。
如何與躁鬱症患者溝通?
王仁邦醫師提供躁鬱症患者家屬5點照護建議:
- 在與患者日常溝通時,應避免過於激烈或負面的批評,以引導的方式幫助處理日常生活、建立自信心。
- 在躁期,需特別留意患者是否有危險行為,例如做出可能後悔的投資、購物決定。在鬱期時,則應避免讓患者獨處,防止輕生憾事發生。
- 處於急性躁鬱期階段,家屬應保持情緒穩定,才能有效支持患者。如無法承受,可考慮讓其短期住院,既能稍做喘息,也能提供專業照護。
- 當患者情緒相對穩定時,應提供更多的陪伴、傾聽與鼓勵,並關注其日常行為、思考或情緒的變化,以便及早發現躁症或鬱症的徵兆。
- 鼓勵與陪伴患者定期回到門診就醫、支持其配合藥物治療以及接受門診治療,確保治療過程順利進行。
躁鬱症案例分享
門診中一名二十多歲女性個案,具備家族病史,並擁有跨國求學經歷,曾在台灣、美國及中國大陸接受教育。她的躁鬱症首次發作於高中畢業後,前往美國求學期間。患者於中國大陸完成高中學業,由於文化差異、生活環境轉變以及學業壓力等多重因素,成為躁鬱症的誘發原因。最終,她選擇回到台灣,專心接受藥物與心理治療。
許多研究顯示,跨文化移民者通常面臨較高的精神疾病風險,他們在適應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心理壓力影響,進而危及心理健康。因此,家庭的支持與專業的協助至關重要,及早發現並妥善治療,有助於他們順利適應新環境,維持身心健康。
延伸閱讀
常常生氣的我,是躁鬱症嗎?出現「這狀況」就要注意!醫解析憂鬱、恐慌...5個身心科常見問題
愛買東西是「精神病」?「強迫性購物」是什麼?精神科醫師告訴你:小心是憂鬱症、躁鬱症...「這5大疾病」的症狀
責任編輯:曾耀儀
核稿編輯:陳宛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