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12秒

常常生氣的我,是躁鬱症嗎?出現「這狀況」就要注意!醫解析憂鬱、恐慌...5個身心科常見問題

良醫劃重點良醫劃重點 撰文者: 陳宛欣 整理2024-09-10

🎧 通勤、做家事,【下載】Podcast 《健康問良醫》,讓您健康輕鬆聽

根據研究顯示,國人常見精神疾患包括憂鬱、焦慮等,以30~45歲人口群盛行率最高,近十年(民國99~109年)的統計盛行率更高達25~27%,也就是每四人中即有一人有心理困擾,而且還可能有年輕化的狀況。到底什麼情況可以前往「身心科」看診?就由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姵蓉醫師分享給您。

身心科可能遇到的狀況1:焦慮

焦慮是一種常見的情緒反應,適度的焦慮對於個人的生存與生活來說其實是必要的。完全沒有焦慮的人,可能會面臨更大的危機。適當的焦慮甚至可以在某些情況下提升表現,比如在演講或報告之前,輕微的緊張能讓思維更加清晰,反應更敏捷。

但當焦慮過度時,可能會發展成為一種需要關注的情緒障礙。「廣泛性焦慮症」是一種在臨床上常見的診斷,患者通常會感到自己過度煩惱和擔心,即使意識到這種焦慮是無謂的,但仍無法控制。這類患者的焦慮已超出正常範疇,並且對身心造成負擔。

除了心理上的不適,焦慮症患者也常伴隨生理症狀,例如失眠、肌肉緊繃、注意力不集中等。焦慮是一個高度耗能的過程,猶如在背景中運行的耗電程式,雖然不一定有明確的效用,但卻大量消耗著個人的精力,因此許多人在白天會感到疲憊。如果焦慮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不僅在心理上難以承受,還伴隨著生理不適,建議可以尋求專業幫助,到身心科與醫師討論解決方案。

身心科可能遇到的狀況2:恐慌、過度換氣

過度換氣是一種常見的症狀,患者感覺好像吸不到氣,這可能是多種疾病的表現,包括身心科及其他生理結構性的問題。如恐慌症,過度換氣則是典型症狀之一。

恐慌症的特徵是在短時間內出現多種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通常在10分鐘內症狀迅速達到高峰,讓當事人感到極度恐懼。這種發作通常來得毫無預兆,典型情況包括心跳加快、手心冒汗、全身顫抖、呼吸急促、喘不上氣,甚至暈眩或視野模糊。有些患者甚至擔心自己會死亡,這種強烈的生理和心理壓力使他們不得不立即就醫。

當患者被送至急診並經過各種檢查後,通常不會發現心臟或肺部有結構性問題。在接受鎮定治療後,症狀會有所緩解,這種情況稱為「恐慌發作」。然而,單次的恐慌發作並不足以診斷為恐慌症。恐慌症患者會持續害怕下一次的發作,這種對發作的恐懼本身又帶來另一層心理壓力,形成恐慌症的典型特徵。

身心科可能遇到的狀況3:憂鬱

憂鬱症為一種多因素疾病,代表著憂鬱症的形成不僅僅是單一原因導致,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例如,某些疾病如感染,可以追溯到具體的病原,治療該病原後,病情就會痊癒,但憂鬱症並非如此簡單。

首先,憂鬱症與基因有關,先天的易感性可能讓人更容易在生命中經歷憂鬱。其次,生活中的重大創傷或壓力轉折也是誘發憂鬱的原因。此外,心理層面的影響,如天生的個性或後天養成的性格,也可能加重或減輕憂鬱的表現。最後,我們也越來越多地了解到,憂鬱症背後的生理因素,如大腦的化學或物理狀態異常,都是這種疾病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憂鬱症不僅僅是心理問題,也涉及生理問題,治療上需要綜合心理和藥物的幫助。憂鬱症的診斷有具體的標準,首先是情緒上的持續低落或不快樂,這種情緒持續每天超過兩週是非常不尋常的現象。其次是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或熱情,這些核心症狀如果持續,便可能是憂鬱症的表現。

憂鬱症不僅影響情緒,還會波及生理層面,如睡眠、食慾、專注力、記憶力等變化,並且可能帶來持續的疲勞感或激動不安。思維也會變得負面,伴隨罪惡感,甚至出現死亡念頭。如果觀察到這些現象,無論是自己還是親友,都應該考慮尋求專業評估與幫助,這樣才能及早介入,進行有效的治療。

身心科可能遇到的狀況4:躁鬱

躁鬱症這個詞彙在日常生活和媒體中經常出現,但其實不一定每次的引用都符合精神科的定義。作為精神科醫師,我們依據黃金診斷準則來定義躁鬱症。

首先,可以將情緒想像成一條基準線,日常的情緒波動如同小起小落,而憂鬱症則像是一個深且持久的大山谷。如果一個人一生中主要經歷的是這樣的情緒低落,我們稱之為憂鬱症。然而,對於躁鬱症患者,他們的情緒波動則更加劇烈,除了經歷大山谷外,他們還會出現極端的情緒高峰,稱為躁症。

躁症表現為極度不尋常的快樂或暴躁,並伴隨生理和行為上的變化。例如,患者可能睡眠需求減少、精力旺盛、思維跳躍、專注力渙散、說話增多,甚至做出衝動的行為,如過度消費或冒險性的行為。這些症狀如果持續超過7天,便被診斷為躁症。

一旦患者在其一生中經歷過一次躁症,即可被診斷為躁鬱症。這與日常生活中把情緒暴躁簡單稱作躁鬱症的用法不同。臨床上,躁鬱症患者雖然可能經歷過躁症,但大多數時間是處於憂鬱的狀態,躁症反而是較為罕見的現象。

身心科可能遇到的狀況4:妄想、思覺失調

憂鬱、焦慮、恐慌和躁鬱症時,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情緒層面,儘管它們對患者的生活帶來困擾,大多數情況下仍不會影響現實感。患者通常能分辨內在感受與外在現實。但妄想思覺失調等精神疾病則不同,它們的核心特徵是「現實感的喪失」。

精神疾病的定義是:當事人無法清晰區分內在感受和外在現實,常見的例子包括妄想和幻覺。妄想可能是患者內心的不安和恐懼投射成外在的迫害,因為他們已經失去了現實感的邊界;幻覺則是指在沒有外在刺激的情況下,出現真實的感官經驗,常見的幻覺形式是幻聽,患者會聽到並不存在的聲音,對他們來說,這些聲音和真實經驗無異,令人真假難辨。

這類精神疾病患者,特別是患有思覺失調症的個案,可能在幻覺或妄想的影響下,採取攻擊性行為。隨著精神醫學的進步,許多思覺失調症患者能夠接受有效的治療,減少了遺憾事件的發生。大多數精神病患者在接受妥善治療後,能夠回歸社會,甚至重返職場。他們的行為可能與常人不同,如自言自語,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具有危險性。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我們應該更加理解和接納他們。

身邊親友如何面對?

在精神科的診療過程中,焦點通常放在個案本身,但不容忽視的是,陪伴在他們身邊、最切實經歷他們情緒起伏的家人和照顧者。家人的支持對於患者的康復很重要,研究證實,溫暖而支持的家庭環境是許多精神疾病的保護因子,有助於預防病情復發或惡化。

但作為支持者的家屬們,也是普通人,他們也可能會因為自己的狀況不佳,或者因為照顧的壓力超出負荷而感到疲憊。因此,如果你自己也面臨憂鬱、焦慮或睡眠障礙等困擾,不要猶豫,身心科和精神科同樣是你的資源,歡迎尋求幫助,照顧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顧他人。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林勻熙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延伸閱讀


字級100%